​周 磊:从根子上戒掉“监督过敏症”

泉州的“碳九污染事件”余波未平,另一场舆论风波又起:警察深夜闯入酒店,对媒体采访报道此事的女记者进行“例行检查”。为何如此巧合地对调查记者“精准查房”?查房的要求又是谁做出的?泉州市公安局就此作出回应称,记者反映的情况基本属实,已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了处理。官方通报中虽有道歉、有追责,但这场闹剧背后反映出的行政逻辑和思维模式,还需要更多的反思。

碳九泄漏事件持续引发舆论关注,相当程度上是由于当地政府权威信息披露不够,各方对于事件真相的诉求没有得到有效缓解。媒体记者深入实地调查、跟踪报道,既有利于揭开事实真相,满足公众知情权,又能协助当地政府探明问题根源,提出善后解决途径,理应得到当地政府的积极配合。前段时间不少地方纷纷发文“求监督”,正是因为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认识到,舆论监督如同啄木鸟给树木看病,及时治疗可以有效祛除病害,避免病症蔓延加深。

然而,有些地方在应对重大舆情时,依然是一种“捂盖子”的心态,完全跟不上信息时代的节奏。报道成绩可以,曝光问题不行;表扬可以,批评不行;有些监督对象习惯于“闻功则喜、闻过则怒”,将舆论监督放在正面宣传的对立面,对媒体监督在心理上抵触、在行动上反对,认为舆论监督就是挑刺、找茬、抹黑。有的为迎合上级“更看重成绩”的心理,长期报喜不报忧;有的对舆论监督存在偏见,只许“捧轿子”不能“扯袖子”,要么装聋作哑,敬而远之,要么顾左右而言他,不配合记者采访,要么试图用各种方式阻挠采访调查。在这种思维模式的支配下,舆论监督就是“负面报道”,监督或曝光者就是“麻烦制造者”,一旦患上了“舆论监督过敏症”,既对解决好现实问题毫无推动性,又容易导致新的问题新的矛盾。“盖子”没捂住,“窟窿”反而更大了。

舆论监督不是为了制造麻烦,而是为了站在建设性的立场上帮助解决问题。“事实第一性,新闻第二性;问题在先,舆论在后”,那些发生的问题已然客观存在,媒体监督的及时介入,某种意义上只是扯掉了那块“遮羞布”,让公众关切的真相早点浮出水面,让事件带来的影响更小一些。在6.97吨碳九泄漏影响海域0.6平方公里的重大危机前,在互联网早已实现信息高速传播和大面积扩散的现实中,任何对信息的刻意掩盖或不及时披露,只会让人们产生更多的疑问,也会给谣言带来更大的空间。钻进沙堆装鸵鸟,暗中搞些小动作,都无益于问题的解决,反倒可能造成更大的负面舆情。唯一的正途就是以坦诚的心态、开放的姿态,坦然面对来自各方的监督声音,并以更缜密的溯因、更主动的处置、更严厉的追责和更完备的善后,有效缩短政府与群众间的“信任半径”。

乐闻过,罔不兴;拒谏,罔不乱。舆论监督担负着激浊扬清、针砭时弊的社会职责,在发现问题中找到更好的解决办法,是实现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一环。自觉接受舆论监督,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对危机事件的处置有利无弊。这就需要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进一步加强媒介素养,从根子上戒掉“监督过敏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