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

管克江:携手推动旅游业创新发展

  • 每一个作家都有他的故乡,有故乡就有方言。方言是作家成长道路上的阳光雨露,是作家的精神之根和生命之根扎向纵深处的丰厚土壤,也是作家构建文学语言大厦的根基和砖瓦。

  • 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新质生产力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当代先进生产力。高校与发展新质生产力之间是相互促进、相互支撑的关系,共同为新时代强国建设开辟新领域、新路径。

  • 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认为,文化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是实践活动的结果和产物。马克思主义文化的主体功能主要是对主体“人”实现从“自然人”到“社会人”“自由人”的教化过程。

  • 学会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设科技强国的重要力量。作为科技社团的主要构成之一,学会多以学科领域为基础,由专家学者、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各界中的广大科技工作者构成。

  • 作为有清一代重要的文学流派和学术流派,桐城派对于清代文学、思想、文化和教育等诸多领域影响甚深,已然成为一门跨学科的显学。

  •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中国文学史》(以下简称“文学所编本”)评论了枚乘的两篇上书,即《文选》卷三十九所载的《上书谏吴王》和《上书重谏吴王》(以下简称“重谏吴王”),曾被视为典范性的作品。

  • 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简史》中曾指出,中国哲学历来缺乏清晰的思想。该观点在中国哲学界被视为对中国哲学的严厉批评。

  • 高校作为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前沿阵地,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使命。

  • 4月16日,“考古中国”重大项目武王墩一号墓发掘阶段性成果发布会在安徽省淮南市召开,这个令学术界充满期待的考古项目首次揭开神秘面纱。

  • 2024年2月1日,“重温经典”频道开播,使经典再次成为人们的热议话题。诸如《四世同堂》《西游记》《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渴望》《闯关东》等众多承载着集体记忆的经典电视...

  • 文献戏剧电影《抗战中的文艺》是戏剧第一次尝试融合光影艺术,结合电影展现形式登上大银幕。

  • 第29个“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2023年上海市民阅读状况调查》公布。调查结果显示,2023年,上海市民的综合阅读率(综合阅读,含纸质阅读、电子书阅读、有声阅读以及视频阅读)达97.49%,与2022年(96.83%)、2021年(95.85%)相比稳定上升。

  • 发祥于福建的朱子文化,在海峡两岸有着深厚根基与深远影响,是促进两岸同胞情感相通、心灵契合的重要精神力量。

  • 2024年是金庸(查良镛)先生诞辰100周年。3月15日,为期6个月的“侠之大者—金庸百年诞辰纪念”活动在香港拉开帷幕。

  • 伟大时代造就不平凡人生。李强一生投身于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亲身参与和见证中国社会学学科从恢复、重建到成长、发展和壮大的全过程,是新时期中国社会学学科建设和社会学发展的重要奠基人和领导者之一。

  • 随着消费者对电子产品的需求从“有没有”转向“优不优”,更多新兴电子产品快速涌现,并呈现出智能化、场景化、个性化的升级特征,满足了不同场景下的消费新需求,为消费者未来智慧生活勾勒出无限可能。

  • 日前,中国科协发布第十三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结果。结果显示,我国全民科学素质呈提速增长趋势,科学素质水平不平衡情况明显缓解。

  • 《鸾峰桥》通过具体生动的人物形象和艺术表演,展现了乡村振兴的历程和成效,为当今乡村振兴战略与现实主义题材歌剧创作相结合树立了一个成功的艺术榜样,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