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雨竹:新中国70年来高校学生政治教育的基本经验

新中国成立70年来,高校学生政治教育在继承中积极探索,在实践中曲折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和丰富经验。这些经验可以概括为“五个坚持”:始终坚持服从和服务于巩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坚持以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政治观为核心内容,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展开教育实践;坚持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不断拓展政治参与形式;坚持从青年学生的政治素质形成和发展的特点出发,突出正面教育和榜样示范;坚持抓好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的可靠性和专业性。

高校学生政治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内容和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凝聚青年学生的基本途径。新中国成立70年来,高校学生政治教育在继承中积极探索,在实践中曲折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和丰富经验,为巩固国家政权、维护社会稳定、促进青年学生成长成才发挥了重要作用。认真总结新中国成立70年来高校学生政治教育取得的基本经验,对加强和改进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始终坚持高校学生政治教育服从和服务于巩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高校学生政治教育的根本原则

政治教育不可能自发产生,任何一种形式的政治教育必定是某一政党或政治集团有着特定导向的教育活动。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政党,列宁在谈到无产阶级政党的政治教育时曾指出:“政治文化、政治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真正的共产主义者,使他们有本领战胜谎言和偏见,能够帮助劳动群众战胜旧秩序,建设一个没有资本家、没有剥削者、没有地主的国家。”[1](P306)高度重视政治教育,用马克思主义思想武装群众,是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始终坚持的优良传统,并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逐渐成为党的政治优势。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时期,牢牢把握高校学生政治教育领导权,传播了党的政治思想,扩大了党的政治影响,巩固了新中国的国家政权,维护了党和国家的根本利益。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高校中既有由中国共产党创办的老解放区高校,也有由资产阶级、封建买办或教会创办的新解放区高校,而且后者占多数。新解放区高校是旧政治旧经济的产物,校园内政治思想多元并存、彼此冲突、亟待改造。在这种情况下,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第四十七条规定,我们必须“给青年知识分子和旧知识分子以革命的政治教育,以应革命工作和国家建设工作的广泛需要”[2](P37)。为此,党和政府全面接管和改造新解放区高校,通过重新制定高校办学方针、掌握高校人事任免权、开展高校院系调整工作等措施来实现办学管理权的集中统一;通过面向高校学生开展政治运动、开设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课程、配备专职政工干部,为党对高校学生政治教育的领导奠定基础。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后,高校学生政治教育虽然继续强化,但由于受到“左”的思想的干扰,有了浓烈的阶级斗争色彩,并在“文化大革命”时期达到高潮,这一时期的高校学生政治教育不再是由高校党委领导,而是被学校革命委员会控制,最终导致高校学生政治教育背离了正确的政治方向,出现了一些严重失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高校开展了对“四人帮”极“左”路线的批判,“左”的思想得以克服,但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却在青年学生中不断出现,校长负责制在各个高校试行,党对高校政治教育领导权的削弱直接导致高校学生政治教育的弱化,最终出现了严重的政治风波。从1990年开始,党中央牢牢掌握高校政治教育的领导权和话语权,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被延续至今,高校学生政治教育也得以稳步发展。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证明,始终坚持党对高校学生政治教育的领导、组织和管理,不断克服“左”和右的干扰,高校学生政治教育的发展才能从根本上得到保障。高校学生政治教育在服从于党的领导的基础上,还必须服务于党的领导,这是由政治教育的性质和党的性质所决定的。从政治教育的本质上讲,政治教育反映着统治阶级的意志,必然为统治阶级服务。中国共产党作为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的先进政党,“从来不隐瞒自己的政治主张”[3](P1059),不讳言自己的奋斗目标,这是因为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4](P19-20)。中国共产党在高校旗帜鲜明、理直气壮地开展政治教育,就是要将更多的青年学生培养成为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者、实践者、传播者和维护者,听党话、跟党走,共同努力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坚持以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政治观为核心内容,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展开教育实践,是高校学生政治教育的自觉遵循

党领导下的高校学生政治教育是以教育的形式,进行党的政治理论、政治观点和政治路线以及一系列方针政策的宣传和普及,以帮助青年学生形成与社会主义事业相适应的政治素质,实现青年学生的政治自信和政治自觉。其教育的核心内容应该是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政治观,它既包括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政治的基本观点,也包括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后不断形成的关于政治的基本观点。从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分类来看,它包括“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观、国家观、政党观,马克思主义的民主观、法治观和权利观,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民族观和人权观等多方面的内容”[5]。其代表性的观点有: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由经济关系所决定;在阶级社会中,政治的实质是为实现本阶级利益的阶级斗争;政治的核心是国家政权;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等等。这些基本观点是高校学生政治教育内容的最核心部分,直接影响着青年学生政治信仰和政治信念的形成。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相结合,不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观。毛泽东在社会主义革命时期提出,“在人民有了自己的政权以后,这个政权同人民的关系,就基本上是人民内部的关系了,采用的方法不是压服而是说服。这是一种新的政治关系”[6](P351),“我们的民主不是资产阶级的民主,而是人民民主,这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7](P326)。邓小平在改革开放时期提出,“经济工作是当前最大的政治,经济问题是压倒一切的政治问题”[8](P194),“我们要在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在思想上政治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前提”[9](P164)。进入深化改革新时期后,习近平提出了以实现中国梦为目标的政治理想观,他认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10]。党领导下的高校学生政治教育就是要将这些观点传授给青年学生,让他们正确认识党在不同发展时期的方针路线,充分做到爱党、爱国和爱社会主义的高度统一。

党的中心工作会随着社会发展进程的变化而发生重大转换,高校学生政治教育必须坚持与时俱进,积极更新教育内容,以胜任新时期的新任务。194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党的工作重心从农村转到城市,为适应党的中心工作,让青年学生更好地理解过渡时期党的总路线,中央人民政府高等教育部在1953年6月发布了《关于改“新民主主义论”为“中国革命史”及“中国革命史”的教学目的和重点的通知》,该通知明确提到,“中国革命史”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认识中国政治的发展规律,了解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和中国共产党的总路线总政策,领会中国共产党和毛主席的光荣、伟大、正确”[11](P16)。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中心工作转移到经济建设上,并开始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为了让青年学生更好地理解“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教委共同组织编写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课试用教材,“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被纳入高校政治理论课之中。此外,高校学生政治教育不断强化对形势与政策的及时解读与宣传。自1961年“形势与任务”课成为高校学生必修课以来,形势与政策教育逐渐成为高校政治教育的必修课。从历史经验上看,理论创新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高校学生政治教育只有抓住了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政治观这一核心内容,围绕党的中心工作推进教育实践,才能确保青年学生正确认识党的领导,坚决做到听党话、跟党走。

坚持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不断拓展政治参与形式,是高校学生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

高校学生政治教育要想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必须正确处理课堂教学与政治实践的关系,坚持将二者有机结合,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不断拓展政治实践形式。一方面,课堂教学能充分系统地将党的政治理论知识和方针政策传授给青年学生,这样青年学生才可能从理论的高度来观察和思考政治现象和社会问题,形成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政治价值观。另一方面,青年学生对社会的感知和对政治观念的表达诉求使得高校学生政治教育无法脱离沸腾的现实生活,积极地引导青年学生参与政治实践,是培养青年学生政治素质必不可少的环节。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重视将课堂教学作为高校学生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始终保持政治教育课程体系在高校教育体系中的基础地位,不断推进课程改革。1949年11月,在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刚刚成立之初,教育部副部长钱俊瑞在北京召开的华北区及京津19所高等院校负责人会议中就明确指出,当前课程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加强政治课的学习,业务课必须切合建设的需要。[12](P91)通过三年的探索和认真总结,1952年10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全国高等学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课程的指示》,文件中对全国高校政治理论课的课程名称、门数、学时和讲授顺序等方面都作了系统详细的规定,高校政治理论课的课程体系由“新民主主义论”“政治经济学”“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三门课构成,不同性质的高校选课要求不同,其中核心课程“新民主主义论”(1953年改为“中国革命史”)为所有高校的必修课。与此同时,为配合政治理论课教学,全国高校也在不断探索时事和政策教育。1952年前后,各高校结合土地改革、抗美援朝和“三反”“五反”运动,纷纷开设时事政治课或是有计划地组织时事政治学习讲座。由此,高校学生政治教育教学体系基本形成。此后,根据社会的发展和党的中心工作的转换,政治教育课程体系又经历了多轮的调整,其结构不断优化,政治理论课和形势与政策课成为政治教育课程的主要组成部分互为补充,课堂教学不断科学化和规范化。

除了通过课程改革不断提升政治教育课堂教学效果外,各高校还不断拓展政治实践形式,开辟多渠道的高校学生政治教育。其主要形式有:第一,吸纳优秀青年学生加入中国共产党。把更多优秀青年吸引到党的队伍和事业中来,既符合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需要,又符合追求政治进步的青年学生成长发展的内在需求。青年学生入党的过程,就是全面提升学生政治素质、培养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的过程。第二,加强学生党支部建设。高校学生党支部是由党直接领导的政治组织,是贯彻党的思想的组织者和实践者。通过加强学生党支部建设,能让学生党员更好地担负起联系团结群众、发挥先锋模范的作用,实现对学生党员政治教育和管理的目的。第三,组织青年学生参加军事训练。军事训练能提高青年学生的政治觉悟,增强国防观念,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养成艰苦奋斗作风。1955年新中国第一部《兵役法》开始施行,同年部分高校开展了在学生中进行军事训练的试点工作。经过多轮的军训试点,20世纪90年代末,高校军事训练逐步普及化。目前,军事训练已成为高校学生的“必修课”,是一种重要的政治教育形式。第四,政治性社会实践。改革开放前,受政治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高校学生政治性社会实践形式包括参与政治运动、参加生产劳动等,这些形式虽然对青年学生政治意识形成起到了良好效果,但也出现了以参与政治运动取代政治理论课学习、用生产实践来修学分的问题,因此,改革开放后,高校积极探索政治性社会实践新形式,出现了以社会实践调查、青年志愿服务、“三下乡”活动和“红色之旅”学习参观等活动为主的新形式,这些形式能帮助青年学生更好地认识世情国情党情民情,强化政治认同,增强社会责任感,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政治价值观,受到青年学生的广泛认可。

坚持从青年学生的政治素质形成和发展的特点出发,突出正面教育和榜样示范,是高校学生政治教育的内在要求

青年时期是一个人政治素质特别是政治观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受社会环境和个体成长因素的影响,青年学生的政治素质往往表现出政治参与意识增强与政治参与能力不足并存、政治思想片面与思想可塑性高并存、政治心理趋同与个体差异明显并存等特点。高校学生政治教育必须准确把握这些特点,从正面教育入手,通过系统全面地理论学习来深化青年学生的政治认知,帮助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信念;加强典型示范,将先进性与广泛性相统一,规范和引导高校学生养成正确的政治行为。

新中国成立70年来,高校学生政治教育总体上坚持以正面教育为主的原则,旗帜鲜明地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坚定不移地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用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教育青年学生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认可社会主义中国的巨大成就和无限前景,激发青年学生为建设社会主义中国而努力奋斗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应该说正面教育取得了很好的教育效果。但这期间,在极“左”思想的影响下,高校学生政治教育也曾走过一些“弯路”。“文化大革命”时期,正面教育被批判和斗争所取代,青年学生丧失了辨别真假是非的能力,其政治观念被扭曲,这一深刻的历史教训值得我们反思。这里同时需要强调,坚持以正面教育为主,不是漠视错误思想,强行灌输政治理论,对青年学生进行“无菌化”政治教育,而是帮助青年学生掌握科学理论、形成正确观念,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敢于和善于辨别西方国家“西化”“分化”我国的图谋,自觉同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历史虚无主义、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等错误思潮作斗争。

榜样示范是新中国成立70年来,高校学生政治教育始终坚持的又一原则。通过榜样示范,抽象的理论被形象化、人格化,青年学生找到了政治情感的共鸣体和政治行为的参照体,既增强了政治理论教育的说服力,也通过用少数影响多数、用先进带动整体,实现了学生群体的共同进步和自我教育,具有特殊的教育效果。榜样示范可以社会群体中的先进个人或团队为对象,例如,开始全面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涌现出来的人民的好公仆焦裕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涌现出来的党的好干部杨善洲;也可以是青年学生中的先进分子,如身边的优秀学生共产党员。其中身边的优秀学生共产党员直接来源于青年学生、服务于青年学生,他们思想进步、政治信念坚定,能更好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同时,他们数量更多,影响效果更为明显。

坚持抓好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的可靠性和专业性,是高校学生政治教育的基本保障

加强师德建设,提升教师的可靠性,就是要全面提升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切实做到思想上政治过硬、行动上以身作则。新中国成立70年来,高校始终坚持在把好政治教育教师入口关的基础上,以制度为保障,坚持宏观领导和培训提高。早在1952年9月,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培养高等、中等学校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师资的指示》,文件要求:由中央教育部负责筹划,在中国人民大学创设马克思列宁主义研究班,为全国各高等学校培养一部分政治理论师资。在高等学校的助教和高等、中等学校高年级学生中选拔优秀的党员、团员在本校担任政治理论课程的助教或助理,经常指导他们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系统地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逐渐培养他们成为高等、中等学校新的政治理论师资。[13](P318)同年10月,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在高等学校有重点地试行政治工作制度的指示》中建议有条件的高校要逐步设立政治辅导处,并在学生中设政治辅导员。[14](P176)1958年4月,教育部发出《对高等学校政治教育工作的几点意见(草稿)》,要求中央和各省市党政机关的领导同志和所有是党员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担任所在地区高校的政治课教学、讲座或临时讲座的教师;学校中党员校院长、党委书记和党委委员,必须承担政治课的教学工作。[15](P35)由此,逐步形成了由政治课教师、辅导员和党团干部组成的专兼结合的高校学生政治教育教师队伍。此后的60多年实践中,高校学生政治教育教师队伍结构基本稳定,队伍规模不断扩大,党员身份成为担任政治教育教师的基本条件,“懂马信马、传马护马”成为担任政治教育教师的基本前提,以身作则和言传身教成为担任政治教育教师的基本要求。

提高教师业务水平,提升教师的专业性,就是要全面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教学能力,切实做到“让学生满意”。改革开放前,面对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师人数不足、教学水平普遍不高等问题,教育部通过开设马克思主义研究班、设立政治教育系或政治教育专修科、聘请苏联专家、进行教师轮训等措施不断完善政治理论课师资队伍建设。改革开放后,教育部更加注重对政治教育教师的专业化、科学化培养。除了分层次、多形式地组织各类岗前培训、在岗培训、在职进修培训外,还非常注重依托学科建设,系统培养专业教师。1984年,教育部开始在部分高校增设思想政治教育专业,1988年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97年开始招收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研究生,2006年开始设立辅导员研修基地。设置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开启了正规培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水平、确保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新阶段。[16]此外,为了解决政治教育脱离实际、出现“两张皮”的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反复要求党的领导干部要带头上讲台。2015年7月,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联合下发《关于领导干部上讲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提出各省(区、市)领导干部每学期至少上一次讲台,高校学生每学期至少听一次地市级以上领导干部的报告或形势与政策课。此后,教育部会同中组部、中宣部每年印发《领导干部上讲台宣讲要点》,积极推动各地党政领导干部深入高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17]2019年3月,习近平在北京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再次强调:学校党委书记、校长要带头走进课堂,带头推动思政课建设,带头联系思政课教师;各地区各部门负责同志要积极到学校去讲思政课。[18]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成为高校学生政治教育教师队伍的重要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