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守姣:农村公益事业如何做到“四不补”

农村公益事业是构成农村文明乡风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以往的农村公益事业发展面临着“农民主体不积极、村庄干部不热情、机制保障不健全”等问题,导致其长期处于“难起步、难发展、难落地”的境地。鉴于此,广东省清远市以农村综合改革为契机,探索出一套农民让利得益的“四不补”先进经验,为发展农村公益事业找到了有效路径。具体而言,即以需求为导向,消除民虑;以农民为主体,聚结民力;以组织为载体,汇聚民心;以机制创新为保障,护实公益,真正实现以让利得益促农村公益事业有效“落地”。

 一、聚民之意,促农村公益事业“启航”

为使公益事业建设充分表民意、聚民心,清远市各村庄通过调查走访、答疑解惑,使得村、民一心,促进公益事业顺利起步。

(一)“找准命脉”知需求,为公益事业“解缆”

在方案制定前期,清远市各村庄通过开会摸底、入户走访等形式充分摸清群众需求。一方面,开会摸底,解民情。在方案制定前期,各村庄召开多次村民代表大会,了解和吸纳村民的意见和看法,确保方案“体民情”。如新屋村通过召开10次村民代表大会,吸纳村民筹资投劳的意见,并在机耕路修建的过程中积极践行。另一方面,入户走访,知民意。在确定实施方案之前,村干部首先入户了解村民顾虑,并根据存在的问题分类施策,确保方案充分“表民意”。如新城村在房屋拆旧建新过程中,逐户了解村民反对的原因,并通过安置房等方式破解“五大难题”。

(二)“对症下药”消疑虑,使公益事业“扬帆”

清远市各村庄通过经验介绍、参观体验、节目宣传等形式,拨开了农民心中的“迷雾”。首先,经验介绍,解民惑。清远市各村庄通过对先进镇村经验的宣传推广和详细讲解,解除了农民心中对于“四不补”方案的疑问和困惑。如蓝屋村通过向村民介绍阳山县拆除危旧房并未占用村民宅基地面积,解开了村民对于“村庄拆房是否会占地”问题的疑问。其次,参观体验,稳民心。针对村民对于“四不补”方案的怀疑与抵触情绪,清远市各村庄通过组织村民代表到已成功实施的村庄进行参观交流,借“他人”之力稳村民之心。如石门台村组织村民代表到叶屋村参观学习经验,感受方案实施的益处,使方案的通过率达到100%。最后,节目宣传,树信心。清远市各村庄以节目表演的形式宣传方案的内容,并通过让农民参与其中,增强了农民对于方案实施的信心。如活石水村举办了以“四不补”为主题的“草根”春晚,让村民以娱乐的形式切实感受到方案实施的好处。

(三)“主动治疗”达共识,促公益事业“前行”

在方案的讨论、拟定和表决中,清远市各村庄充分动员农民群众积极参与。一是充分讨论,让民主“发声”。各村庄在方案制定过程中,通过党支部会议、村干部会议、理事会会议和村民代表大会等层级民主讨论的形式,保障了方案的科学性和民主性。如新屋村的理事长朱智威说:“在方案的执行过程中,我们大大小小的会议不下10次,别的村的兄弟都说我们村会多,打牌都不叫我们。”二是精细修订,促公平“落地”。在“四不补”方案制定的过程中,清远市各村庄充分考虑农民出工量均等、贡献等价等因素,保证方案的公平公正。如蓝屋村明确规定每户每年免费出3个工服务于村庄公共建设,因特殊原因而无法出工的村民以每个工100元进行补偿。三是逐一表决,保方案“定心”。清远市各村庄在方案的制定过程中,要求每项内容都要经村民代表在村民代表大会上逐一表决和签字,从而为方案的实施提供了依据。如蓝屋村关于用地、青苗、拆屋、投工、误工等每一项内容的制定,均经过51个村民代表现场表决,签字为证。

二、凝民之心,为农村公益事业“助航”

在实施“四不补”方案的过程中,清远市通过平台搭建、草根助推、机制创新,使农民凝心聚力,为农村公益事业提供了动力源。

(一)平台搭建,为公益事业“立航标”

清远市在推行“四不补”方案的过程中,借助党组织、村委会和理事会“三驾马车”,为公益事业树立了“风向标”。其一,党组织带头,凝人心。在方案的实施过程中,党员以身作则,带头实践,汇集了人心,从而带动村民纷纷响应政策。如新屋村在机耕路的修建过程中,党员率先在自家的地边修建机耕路,从而带动村民修通了村庄3.2公里的机耕路。其二,村委会示范,聚人力。在推行方案的过程中,村委会干部身先士卒,积极示范,带动村民主动实践政策,聚结了村民之力。如新城村在拆旧建新的过程中,村干部曾德池率先拆除自家房屋,为其他村民做了表率,村民纷纷响应政策要求。其三,理事会树模,解心结。在方案实施的过程中,理事会成员身体力行,与农民交心,从而解除了农民的心结。如前锋村在危旧房拆除的过程中,理事长江建清事必躬亲,推诚置腹,赢得了村民的信任,从而使村民能够主动进行拆旧让地。

(二)草根助推,为公益事业“导航向”

清远市整合村庄内生资源,借力草根群体,为农村公益事业设置了“导航仪”。一方面,熟人助力教导。针对“四不补”实施过程中的反对者,清远市各村庄充分发挥熟人说教和劝导的作用,为方案实施减小阻力。如新屋村在推行“四不补”方案的过程中,针对理事长婶婶的反对,充分发挥她儿子的劝导作用,使方案顺利实施。另一方面,青年助力执行。在实行方案的过程中,清远市各村庄通过组织的形式将青年人聚集起来,使他们积极投身于村庄的公益建设当中。如中华里通过“青年团”的形式把年轻人吸纳到方案的实施过程中去,为村庄的公益建设节约了人力、财力。

(三)机制创新,为公益事业“畅航道”

清远市通过集体保障、作价入股、荣誉奖赏多举措激发村民的积极性,为农村公益事业提供了保障。一是集体兜底,村民“有底气”。村庄通过周转房、安置房等集体保障的形式,让农民能够心甘情愿地支持政策的实施。如新城村在拆旧建新的过程中,集体通过建设6套周转房,让暂时没有建房能力的村民能够毫无顾虑地落实政策。二是以股代偿,村民“有甜头”。在实行方案的过程中,村庄以折价入股的方式回馈农民,保障了农民的利益。如中华里通过地上物作价入股的方式,让每个村民都能切实享受到村庄发展的红利。三是荣誉奖励,村民“有干劲”。在方案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村庄以荣誉奖赏的方式鼓励农民,激发了农民参与的主动性。如新城村的曾书记说:“农村人都不计较那么多,只要让别人知道自己做了这个贡献就好。”

三、让利得益,给农村公益事业“护航”

清远市在探索“四不补”经验的过程中,通过借力三个重心下移,了解村民需求、发动农民主体、依靠组织平台、建立保障机制,促进了农村公益事业的“乘风破浪”,是农民让利得益的有益探索,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发展农村公益事业应以农民需求为导向

传统模式下,农村公益事业常常是自上而下的单向度发展,这种发展模式往往与农民的需求不相契合。对此,清远市在农村公益事业发展的过程中,通过开会摸底、入户走访等多种方式摸清群众需求,然后对症下药全面落实群众诉求,把消除群众疑虑放在第一位,真正做到“想人民之所想,忧人民之所忧”。因此,只有顺应农民需求,才能促进农村公益事业有效开展。

(二)组织平台是农村公益事业开展的有效载体

农村公益事业的开展离不开农村组织平台这个有效的载体。过去,农村公益事业长期由政府包办,农村基层组织很难发挥其真正的作用。鉴于此,清远市在农村公益事业的开展过程中,通过借助党支部、村委会和理事会三大平台,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和理事成员模范带头的作用,从而带动农民积极投身于农村公益事业。实践证明,发展农村公益事业,要注重依靠基层组织平台,借力基层组织能人。

(三)激活农民主体是农村公益事业发展的关键

农民是农村社会的主体。因此,农村公益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农民群体。清远市在开展农村公益事业过程中,一方面,让农民主动参与到公益事业方案的拟定过程中,使方案的拟定充分表民心;另一方面,让农民积极参与到公益事业方案的实施过程中,使方案的实施过程充分聚民力,进而推动农村公益事业顺利发展。由此可见,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是推动农村公益事业发展的核心和关键。

(四)健全机制是公益事业长效发展的有力保障

农村公益事业要想长效发展,就必须要有健全的机制“保驾护航”。然而以往的农村公益事业囿于保障机制不健全,使其难以真正有效落地,更难以长久持续。为破解这一根本性难题,清远市积极探索公益事业发展的有效机制,通过建立健全集体兜底、利益协调、荣誉嘉奖等机制,打通了公益事业发展过程中的“梗阻”,疏通了公益事业发展的渠道。可见,农村公益事业的长效发展离不开强有力的机制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