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报:促进跨学科人才培养从分离走向融合

近年来,学科交叉融合趋势日益加强。交叉融合不仅成为科学研究的重要特征和科技创新的重要来源,而且成为超越单一学科、培养复合型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重要手段。然而,当前我国高校在组织与实施跨学科人才培养时往往单独构建一套专门的体系,存在与整个人才培养体系分离的问题。面对学生全面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交叉学科传承与发展等多主体、多方面的现实需求,跨学科人才培养亟须从分离走向融合。

高校跨学科人才培养的三大“分离”

针对跨学科人才培养进行单独谋划、组织与实施,是我国高校的传统思路与常规做法。这种思路与做法人为地形成了跨学科人才培养与整个人才培养体系相分离的形态。

第一,目标的分离。当前,很多高校对跨学科素养的观照往往体现在主辅修、双学位等专门的跨学科人才培养形式之中。例如,某大学在“本科辅修专业与学位管理办法”中提出设置辅修专业与学位的目的在于“进一步扩大学生学习自主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拓宽学生知识面,适应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促进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然而,这些高校在整个人才培养体系中对跨学科素养的体现却非常不够,突出反映在当前的招生与培养制度上。尽管经过历次专业目录调整之后专业口径有所拓宽,但是我国高校的本科教育依然实行的是按专业招生、分专业培养的制度:“各专业教学计划除公共必修课和基础课外,其他都是专业范围的课程,少有不同专业之间的交叉和综合。”这种制度在人才素质结构上导致的弊端已经显现,一是缺乏跨学科的广度,二是缺乏对于批判性思维的培养。这种高度单一学科化的专业教育模式之所以一直持续,原因在于很多高校对跨学科时代究竟培养什么样的人并不清晰,跨学科的人才培养目标意识相对缺失。

第二,模式的分离。在模式上,当前我国很多高校不借助或很少借助学科专业教育的资源和形式,而是“另起炉灶”,在学科专业教育之外建立跨学科课程与选修课程、跨学科专业、辅修、双学位等专门形式。在课程层面,传统的学科课程、必修课程都是促进学生跨学科学习的重要资源,然而这些课程往往服务于学科专业教育,异质性不足、封闭性较强,突出表现为当前我国高校通识课程体系的“通识”特性不充分,无法有力承担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职能,同时必修课与选修课往往截然分开,学生跨学科学习空间不大。在专业与学位层面,辅修、双学位等基于专业和学位的跨学科人才培养形式多是单独开班、自成体系,而没有与各校现有的主修专业相互打通。这种组织方式并没有充分意识到学科专业教育资源的价值,不仅导致跨学科人才培养的实施口径偏小、覆盖面非常有限,而且限制了跨学科人才培养项目的生成性。

第三,机制的分离。在以学科为基础划分和设置系科的方式主导下,当前我国高校主要以学科型组织为主。由于学科型组织存在内部同质性强、与学科专业教育相互强化、利益自我保护等阻碍跨学科人才培养的先天性问题,所以很多高校的思路是绕开这些组织,成立“前沿交叉学科学院”“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等专门的跨学科院系与研究机构。由这些专门的跨学科组织实施跨学科人才培养,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传统院系所面临的条件限制,具有更为充分的跨学科人才培养实践空间。然而,一方面,跨学科组织数量较少,所能实施的跨学科人才培养活动较为有限。另一方面,即使跨学科组织的学科构成相对多元,但往往也无法充分满足跨学科人才培养活动对多学科师资、多领域课程的大量需求。与此同时,大量传统的学科型组织尽管在组织与实施跨学科人才培养方面具有相当的能量与价值,但在机制分离的条件下,其作用往往处于闲置状态。

促进高校跨学科人才培养走向融合

目标重塑:培养全体学生的跨学科素养。高校需要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双重视角出发,将跨学科、综合性作为全体学生的必备素养和整个大学的培养目标。在人的全面发展方面,其是指人的各种基本素质和能力得到尽可能多方面的发展,在知识维度主要体现为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等人类文明有整体性的了解和掌握。它是全体学生应该具备的素质,要求高校将其切实转化为培养目标并做出相应的制度设计。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求“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而“四个面向”所涉及的问题往往是单一学科无法解决的复杂问题。对此,高校不仅要致力于合作研究,还要充分利用其丰富的研究资源和智力资源培养掌握多学科工具、能理解并解决这些问题的人才。就素质结构而言,我国高校可从知识、方法与能力等多维度思考和设计跨学科人才的素质结构。知识上,要使学生掌握多学科的知识结构,而不能局限在一个学科甚至一个专业的范围之内;方法上,要通过课程教学和科研活动使学生掌握从多学科分析、解决复杂问题或从其他学科视角去分析和解决某一学科问题的方式、方法;能力上,应通过案例分析、问题解决等手段,培养学生解决跨学科问题、从事跨学科工作的实际能力。

模式设计:树立开放型的操作思路。融合式的跨学科人才培养并不只是一套专门的、特殊的模式设计,应借助于整个高校包容性的人才培养体系进行实施。这需要高校树立开放型的操作思路,即课程、专业、师资、设备等资源是开放的、共享的,方便高校利用其组织与实施跨学科人才培养。同时,基于这种资源开放与共享所建构的跨学科课程、跨学科专业等具体形式应具有无限生成可能,而非事先高度预设的、特定的。从策略而言,开放型的操作思路可从课程、专业与学位两个大的层面进行体现和落实。在课程方面,高校需要更加重视课程的基础性作用,充分发挥传统学科课程、必修课程的跨学科育人价值,即不断提升通识课程体系的“跨学科”属性、打破必修与选修课程的界限,从而为所有学生提供充分的跨学科学习机会。在专业与学位方面,高校除了设置专门的跨学科专业和跨学科学位,还可以充分利用高校现有的、大量的学科专业教育资源,设置高度开放而非特定狭窄的双主修、主辅修、双学位等形式。

机制赋能:充分挖掘现有体制的潜力。促进跨学科人才培养从分离走向融合,需要充分挖掘高校现有体制的潜力,发挥现有体制的作用。从学科结构而言,当前我国很多高校已发展成综合性大学,为多学科教育提供了一个综合性的平台。要使这种平台从潜在资源变成现实载体,一是要推动传统学科型组织的合作。学科型组织及其教育资源是跨学科人才培养的重要力量。无论是跨学科课程与教学的实施、跨学科专业与学位的运行,还是跨学科组合课程、专业与学位,往往都需要借助这些传统学科型组织的力量,这就要求这些组织进行协作,然而这种协作单纯依靠这些组织的自发和自觉远远不够。要改变学科型组织各自为政的问题,高校需要建立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负责机构或协调机构,如跨学科教育委员会、院系负责人联席会等,从而积极推动这些组织之间的跨学科人才培养合作。二是要打破单一学科的建设思路,丰富现有学科型组织的跨学科内涵,对传统学科型组织进行一定的跨学科优化。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青年课题“世界一流大学跨学科人才培养机制研究”(CIA200268)阶段性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