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兆义:正确看待文化变迁 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

长期以来,一些人片面地将少数民族的文化变迁归结为民族同化或“汉化”,甚至将少数民族的现代化视为民族同化或“汉化”,这是极其错误的一种认识,必须予以纠正和澄清。2021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加强现代文明教育,深入实施文明创建、公民道德建设、时代新人培育等工程,引导各族群众在思想观念、精神情趣、生活方式上向现代化迈进”。2023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再次强调,“要着眼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不断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这些重要论述为正确看待文化变迁、区分同化与现代化提供了科学指引。

何谓民族同化?列宁对此有明确阐述:“同化问题,即失去民族特点,变成另一个民族的问题。”列宁将同化区分为强迫同化与自然同化,认为强迫同化是古今中外反动统治阶级所实行的反革命政策,妨碍民族交往与社会进步,是马克思主义者坚决反对的,而自然同化有利于民族交往,代表着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进步趋势,反对这种同化是反动的,故无产阶级欢迎民族的一切同化,只要同化不是强制性的或者依靠特权进行的。列宁深刻揭露并严厉批判了将整个乌克兰文化与整个大俄罗斯文化对立起来的做法,认为每一个现代民族中都有两个民族,每一种民族文化中都有两种民族文化。结合中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悠久历史来看,各民族在发展过程中存在频繁的文化互鉴,我们不能笼统地以民族为单位,将不同文化简单地对立起来,而是要看到各民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一体性联系,强调在尊重差异的基础上彰显各民族文化共性,增强中华文化认同。

何谓现代化?现代化是一个描述人类社会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总体性概念,涉及经济、政治、社会、文化、思想等领域的深刻变革,经济市场化、政治民主化、社会法治化、文化理性化、生态绿色化等是其主要特征。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由于地理条件、社会发展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中国各民族在所处环境中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传统文化,并在族际交往中相互借鉴、彼此交融。现代化是一个全球性的开放型过程,不同国家、民族、地区之间的封闭性已经被打破,工业化、市场化、信息化、城市化成为社会发展的普遍趋势。具体到现代中国,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价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个人准则,不只属于某一个民族,而是各民族共同遵奉的价值观念,是整个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现代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世界性运动,实现现代化是近代以来每个向往进步、发展的民族的共同追求。汉族的现代化起步时间比少数民族早,少数民族在这些方面向汉族学习,改变某些传统文化或生活习性,追求城市生活、获取科学知识、提升教育水平等,实际上是在实现自身发展的现代化,而非民族同化或汉化。

要用发展的眼光来评价民族文化。文化是人类在认识、适应、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形成的,我们不能将其看成是僵死的,试图对其进行静止的观察,并赋予其亘古不变的特征。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不是对立关系,现代都是从传统发展而来,后者是前者的基础,前者是后者的提升。现代化是人类共同的发展成果,现代文化是人类现代文明的文化结晶,各民族都有权利享受其中的成果,我们不必在取得现代进步的同时为某些传统的丢失而耿耿于怀,这恰恰是传统文化走向现代的必然过程。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中,一些民族的服饰、建筑、语言、习俗、工艺等发生了变化,其中一些体现传统文化特色的内容减少了,但我们不能简单地将之说成被同化或“汉化”了,而是民族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一种自我调适、彼此交融和与时俱进,是各民族共同走向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过程。

要用互动的思维来评价民族文化。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交流互鉴是文明发展的本质要求。不同文化的交流并非单向,而是双向互动过程,都会受到对方不同程度的影响。从历史上看,中国各民族之间一直进行着文化的双向或多向交流和传播,既有少数民族的“汉化”,也有汉族的“胡化”,还有各少数民族之间的“互化”。展开历史长卷,从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到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从“洛阳家家学胡乐”到“万里羌人尽汉歌”;从边疆民族习用“上衣下裳”“雅歌儒服”,到中原盛行“上衣下裤”、胡衣胡帽,以及今天随处可见的舞狮、胡琴、旗袍等,展现了各民族文化的互鉴融通。任何民族文化都并非一成不变,而是传承性与生活性相结合,是一个不断借鉴、吸收他者文化为我所用的变迁过程。文化互鉴融通不是谁同化谁,而是交往双方或多方的互化,是民族变迁发展及互融共生的体现。

要用生活的维度来评价民族文化。文化具有生活性,其在本质上是人们发生在实际生活中的行为规范,是人们在生活中每日每时都会接触到的现实。无论是诗词歌赋,还是民风习俗,都产生于人们的劳动生产和生活实践之中,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为什么在文化交流过程中,某些文化具有这么强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从根本上来说是源于该文化本身的极大包容性、高度适应性和顽强生命力,它契合了人们生存发展的需要,满足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文化是人创造的,是人类社会特有的,是为了满足人的需求而产生的,哪一种文化能够更好地帮助人们生存和生活,哪一种文化就具有较强的生命力。“趋利避害”是人的一种本能,不断改善自身生存环境、生活质量和生产条件是各民族的共同追求,扎根于日常生活的文化推动着人们建构美好生活的主体性自觉,形塑着作为生活共同体的人类社会。在文化交流互动中,某种文化受另外一种文化影响较大,吸收借鉴了其他文化元素,这本身是该民族为生存发展所做出的策略性选择,是一种社会适应下的文化变迁,是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体现。

要用进步的标准来评价民族文化。中华文化具有多元性特征,各民族共同丰富和发展了中华文化,我们尊重和保护文化的多样性,但文化多样不是目的,实现文化的现代化才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从进步的标准来看,只要有利于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有利于社会的公正和进步、有利于人类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各民族文化朝着这些方面变迁而呈现出共性,本质上是人类在自身发展中追求真、善、美的正向选择,反映着社会前进的方向,是一种民族文化发展的现代化,而非民族同化。各民族文化既有差异性,也有共同性,自愿追求文化的现代化是一种进步,我们不能扭曲不同民族在各自发展进程中相互效仿、学习与交融的历史事实与主体意愿。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之集大成,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华文化与各民族文化是主干与枝叶的关系,把汉族文化等同于中华文化、忽略少数民族文化,或者把本民族文化自外于中华文化、对中华文化缺乏认同,都是不对的。奋进新时代,迈向新征程,各民族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才能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封闭没有出路,开放才有希望,要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历史只能是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社会主义中国已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必然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前进。当前,无论哪个民族,都向往现代化,都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因此,正确区分同化与现代化,正确看待民族文化交融与变迁,要准确把握各民族走向现代化的自身愿望与社会趋势,全面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全面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在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中找到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连接点,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这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70年来武陵地区多民族交融发展的历史及经验研究”(20BMZ037)、国家民委民族研究项目“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内涵和外延研究”(2023-GMG-002)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