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经济学院叶欣明:莲藕塘里话丰年

仲夏时节,《是这个理》“洪湖藕香飘”专题拍摄团队踏足洪湖市黄家口镇新永林村,进行为期一周的实地采编。期间,拍摄团队探访当地如何转变思路,以特色农业为引领,打造莲藕“从农田到餐桌”全产业链,实现高质量发展。一段旅程由此开始。

万顷碧波,千株香荷,放眼望去,随处可见藕农们采挖莲藕。一阵阵的采藕水枪声和着忙碌的吆喝声好不热闹。洪湖的一年四季都是藕的世界。万物复苏的春,是种藕的时节;烈日当空的夏,正是赏荷的时候,也是藕带采收的开始;而丰硕的秋,不仅有残荷听雨、嫩藕香脆,也是莲藕开始采收的季节;冬天,虽然严寒,还有一口热气腾腾的藕汤,可以慰藉在藕塘劳作的辛苦。

佳藕非天成:从鱼塘到荷塘

“长江的鱼,洪湖的藕,才子佳人吃了不想走。”早在400年前,洪湖一带就已开始种植藕带。洪湖优良的水质,以及富含有机质和腐殖质的青泥巴,为洪湖藕带带来了“白、粗、脆、香、甜”的特质。然而,直到近十年,洪湖藕带才逐渐走出洪湖,走向全国。一方面,是由于洪湖藕带的美味极其难得,也极其难以保存,出水后的保险期最长48小时。另一方面,也跟过去当地过去以精养鱼塘为主业,而莲藕产业基础薄弱、产品技术匮乏有关。

作为鱼米之乡的洪湖,过去很多农户都以精养鱼塘为主业,但是时间一长,水系条件变差,淤泥等问题都来了。曾经养了几十年鱼的严新喜老师傅对我说:“养鱼投入大,容易翻塘,还需要人紧紧盯着,基本上没什么赚头,不亏本就是很好了。”

寻找出路,既要因地制宜,也离不开第一个尝鲜的人。吃着洪湖藕带长大的80后赵科,大学毕业后辞职回到洪湖,接手家里的生意,开始和“水货”打起了交道。最开始,赵科主要把洪湖的鱼虾贩卖到武汉。但随着渔业市场的持续低迷,赵科的生意也不好做。赵科回忆说,“当时养鱼行情不好,卖不出价,我换过鱼苗,还到湖南、江西等地去跑过销路,但都难。”然而,赵科并没有放弃。在对各种农业机会进行研究后,他将目光转向了藕带。藕带相较于养鱼来说,具有投资成本低、产量高、变现快的特点,吸引了他的注意。

从鱼塘到荷塘,从渔民到藕农,今年60岁的严新喜笑称,自己当初就花了两包烟钱,用来答谢随手从邻居塘里抠来的藕秧子。5-9月,藕秧子长成藕带,每天一大清早,严新喜就下到水齐腰深的藕田,将一条条沾满泥浆的藕肠子从水下缓缓抽出,简单清洗过后,嫩白的藕带就显露出来。藕塘中,我跟着严新喜师傅精挑细选一根根藕带。抽藕带,看似简单,实则是一个技术活,他高兴地向我分享一上午的成果,“现在的投入小,一天做个半天活儿,抽百把斤左右,几乎每天都可以有钱赚。”一根根小小的藕带,既为更多人带去新奇美妙的味觉体验,也活泛了洪湖藕农的生活。

告别一亩三分地:“土特产”的“出圈”

老旧鱼塘转藕塘,在这个过程中,洪湖的鱼塘变作藕塘,渔民也成为了藕农,并进而告别了单打独斗的种植方式。

2012年,华贵公司落户洪湖万全镇。一方面,在农户中推广种植藕带新品种,并包收保底;另一方面,也与华中农业大学合作研发出了定向发酵技术,不仅保留了藕带的美味,也让藕带的长途销售成为了可能。标准化生产的泡藕带一经推出市场,就站稳了脚跟。有了加工的加持,藕带的价格也提高了。但说一千道一万,要让最底层的农民有钱赚才是关键。2015年,经朋友的介绍,赵科开始将自己的藕带送进了工厂,并签订了供销协议。在赵科看来,“不需要自己寻找销售渠道。这种模式的货款每周结算,最多只有一周的压款和周转期,这缓解了资金问题。"

2017年,得益于洪湖农业农村局的补贴扶持,赵科开了一家藕带初加工厂,办起了弘科水生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通过买设备、搞建设,收藕带,逐渐扩大了规模,提升了竞争优势,也更有底气带领更多农民走向致富道路。在村里进行换届选举中,赵科当选为村支委和副主任,也开始承担更多的责任。

在家门口种,在家门口卖,投资更少,回报更快,还有价格兜底,越来越多的“严新喜们”开始投奔赵科,加入合作社。赵科告诉我“就带动大家一起发家致富嘛,这也是当初发展别人种的初衷啊。”如今,合作社的藕塘加在一起有几千亩,最多的时候一天要收3万斤藕带。

“莲”通幸福路:香飘千万家

在华贵公司的实地考察中,藕带、莲藕、莲子等系列水生蔬菜通过现代化的生产线和智能化工艺,形成了优质的产品供应。产品也从藕带拓展到了藕汤、泡藕尖、鸡肉藕夹、珍珠藕丸、洪湖鱼头等在内的,4大系列60多个品种,华贵总经理杨福元告诉我,“不断地调试,不断地调试才能够真正地做到横空出世,一炮打响。”正值莲藕大量收获的季节,厂区内的工作人员忙着装车,卸货,打包,发货,一派忙碌的景象。打包车间,机器轰鸣,成品货物琳琅满目,装卸车辆来回驶入,机械和人工配合作业,忙着生产、打包。分料区对面,在十万级净化智慧车间内,清洗、分拣、杀菌、煨汤,藕汤智能化生产线高速运转。刚从地里新鲜采摘下来的莲藕就是从这里经历一道道工序,走向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市场。

从藕带到莲藕,越来越多的农户也开始充分享有生产、加工、流通等全链条的增值收益。“到这里挖肯定好些啦,不要换车子啦,直接来就可以。”“做得划得来。”采访过程中,莲藕加工厂附近的村民张家告、蔡想珍阿姨向我分享着他们的感受和体会。

深耕本地的资源优势,依托产业基础转化为品质优势,发挥品牌的流量优势。随着产业的壮大,一批“新农人”联合起来共同参与体验式直播,从一人到众人,他们把原生态的农产品推介给消费者,再次撬开了销路,提升了卖价,擦亮了洪湖莲藕的名片。生活有了甜头,日子有了盼头,才能在家门口看到了诗和远方。2022年,“洪湖莲藕”纳入国家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年电子商务交易额达 8 亿元,洪湖成为农产品电商湖北省唯一百强县市,绿色农产品远销全球。

21万亩的莲藕种植总面积,30万吨的年总产量,让洪湖每年三分之二的莲藕都走进了加工厂。而50亿元的莲藕年综合产值,也让洪湖实现了龙头企业、基地不断壮大、村民种植、务工增收的双赢局面。

35公里长江滚滚东去,洪湖的水浪打浪,在太阳照射下闪烁着金色光芒,跃入人的心目。仍旧是莲藕,仍旧有鱼戏蟹行,秋来也仍旧有“满畈稻谷香”。而与以往不同的是,洪湖正走在加快推动农业产业升级,向现代化方向转变,进一步延长农业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优化供应链的道路上。站在洪湖边,风吹荷动,满目葱茏,此时洪湖,无限胜景、无限生机!

作者:叶欣明(湖北经济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是这个理》第78期主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