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荣光:多些“落叶缓扫”式柔性管理

近年来,我国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实施“落叶缓扫”政策,希望将落叶“变废为宝”,最大限度地留住秋韵。(11月28日《工人日报》)

“秋来山雨多,落叶无人扫”,古人诗句里描绘出的是秋意萧瑟的味道。今人通过“落叶缓扫”,开启“落叶景观”,为市民和游客保留遍地金黄,传递了大自然的秋韵诗意,激发了人们对于秋天的无限遐想,也彰显了城市治理观念的转变和提升。

以往很多地方对于落叶“毫不留情”,甚至动用水枪、扫帚提前打落树叶或花瓣,严格要求保洁员清扫后“不见一片落叶(或落花)”。其实,对于久居城市的人们而言,落叶层层叠叠、满地金黄,是难得的美好瞬间,不仅为城市增添了诗情画意,也满足着人们对自然之美的期待与向往。“落叶缓扫”不仅彰显人性化管理温度,更是对自然规律、劳动规律的尊重。

更值得点赞的是,在“缓扫落叶”留住秋意的同时,为了确保城市环境的整洁、安全,各地也坚持“一街一策”、“一景一策”、“一天气一策”的原则,对城市的精细化治理提出更高要求。许多地方严格按照“只捡垃圾叶不扫、天晴不扫雨后扫、堵塞下水迅速扫、易燃易腐彻底扫”的原则,对保留落叶的景观区域采取“捡拾保洁”模式,并视公园和道路区域不同,2至3天全面清扫一次,保证景观区域只见美景不见脏乱。这就充分体现了城市治理的绣花功夫:不但留住了美好的自然之色,给老百姓带来幸福感和获得感;也呈现出不搞“一刀切”,在具体实施细节上的用心用力,凸显出社会治理精细化。

一花一叶,关乎四季更迭,关系市民情感,也折射管理“情商”,映衬城市治理智慧。期待“落叶缓扫”这样的柔性管理、精细管理成为常态,让城市更温馨、更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