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媛:经济学叙事反映社会发展

在学术研究中,研究人员叙事方式不同,产生的影响也不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高级经济学家雷达·谢里夫(Reda Cherif)和美国乔治城大学经济学副教授福阿德·哈萨诺夫(Fuad Hasanov)以经济研究为例,探讨了经济增长叙事的形成、传播及其在经济社会变化中的作用。

增长叙事的理论与分析

叙事可以理解为传达复杂思想或理论的故事,可以影响人们的决策,挑战“经济人”的理性。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希勒(Robert Shiller)强调了叙述的重要性及其对经济结果的影响,如经济衰退的严重程度、加密货币的涨落和技术性失业。他表示,在货币政策沟通、金融市场对非信息性新闻的反应以及民众对经济政策的理解等方面,叙事的力量显而易见。

如何实现经济增长是经济学的核心问题之一。在实践中,经济学家通过对不同理论和经验证据的分析得出结论,以确定经济增长的“真正”原因并制定相应对策。然而,这些理论对经济增长原因的论述可能包含许多方面,如资本积累、人力资本、金融发展、制度、创新等。对此,经济学家需要综合这些想法,对经济增长的关键原因提出一个易于表达的解释。这些构成了希勒所定义的经济叙事,谢里夫和哈萨诺夫将其称为“增长叙事”。

哪些增长叙事是影响全球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谢里夫和哈萨诺夫研究分析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978—2019年共计4620份国家报告。这些报告涵盖世界大部分国家及地区,报告内容涉及各国经济和经济政策的发展,以及各国政府和货币基金组织工作人员对宏观经济政策的看法。它们能够较好地反映经济学研究者与政策界的经济共识。报告受众广泛,除学者,还有决策者、金融业分析师和记者等。从某种程度上讲,受众的多少决定了更广泛增长叙事是否形成。

谢里夫和哈萨诺夫在研究中创立了含有113个不同术语的词汇表,并计算了报告中术语的相对使用频率。在术语选择方面,他们避免了与增长无关的术语,也剔除了一般术语如“货币政策”等,而着重选择与增长成因相关的术语如“基础设施”“治理”“教育”等术语。他们还统计了低收入国家、新兴市场国家和发达国家三个报告分组中每个术语出现的总次数,并算出每个术语相对于集合中所有术语的使用频率,而该频率将体现不同增长促进因素的占比。

研究发现,平均而言,不同收入群体的增长模式具有相似性,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促进增长的主要因素包括政府治理水平、政务透明度、基础设施和教育等。值得注意的是,政府治理水平和政务透明度的出现频率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急剧上升,并保持在较高水平。从行业来看,服务业的出现频率占主导地位,而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工业化和工业的出现频率则一直在下降。产业政策出现的频率相对较低,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发达国家民众对产业政策的看法大多仍是积极的。但之后,这一术语逐渐在报告中消失,直到最近几年才重新出现。

增长叙事的起落与影响

谢里夫和哈萨诺夫在研究中确定了四个关键的增长叙事分类。第一类术语集群与“经济结构”叙事相对应。术语集群基本由服务业、制造业、建筑业和农业等工业部门相关术语组成,侧重于对每个行业及其相互联系的研究。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这种叙事一直占主导地位。第二类是“结构改革”叙事相关术语,如机构、治理、透明度和竞争。其中,增长主要由机构和监管框架的质量来解释。这种说法在21世纪前十年最具影响力,且在2010—2020年仍发挥着重要影响。第三类是“华盛顿共识”叙事,主要包括私有化和自由化等术语。这种说法基于私有化和自由化的理念,一直处于边缘地位,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开始逐渐上升,在20世纪90年代达到顶峰,到21世纪初再次处于边缘地位。第四类是由许多看似不同的术语组成的集群,如生产力、旅游业、商业环境、经商、基础设施、技能和融资渠道,可将其称为“华盛顿星座”叙事。正如希勒所言,天空中的星体没有客观的理由聚集在一起,但是它们形成图案,为观者提供意义。在这种叙述中,增长可以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今,这种叙述已成为最重要的增长叙事。叙事发展的重大转折往往呼应重大政治事件或经济事件。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标志着“华盛顿星座”叙事的崛起和“华盛顿共识”叙事的衰落。

术语使用相对重要性的变化可以反映社会对经济理论、事实以及叙事的接受态度。例如,在美国政府推动放松管制和私有化的过程中,“私有化”的出现频率在1984年后迅速上升,并在1997年达到顶峰。然而,全球私有化收入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20世纪90年代初相对稳定,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才开始回升。一种解释认为,叙事的变化转化为广泛的政策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完成。这可能是政策制定过程中的惯性以及在一个想法确立之前不愿尝试的结果。此外,一旦一种新的叙事方式深入人心,它可以持续很长时间。正如凯恩斯所说,流行故事或叙事的形成和传播对理解经济现象、影响政策制定,以及形成经济学对世界运行方式的看法,具有重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