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磊:挤掉学术会议的“泡沫”

年底将近,线上线下学术会议“井喷”。有“圈里人”感叹:“快到年底了,经费不花就要收走了。”“一周开两三天会,这一周就废了。一个月开两三次会,这一个月就废了。”承载着各种应有和不应有功能的学术会议,让组织者和参与者不堪其扰,却又不得不疲于奔命。

学术会议是评价学术繁荣的一个重要标志。但如果背离了学术交流的初衷,夹杂着各种“私心”来举办的学术会议,则会影响国内整体学术会议的“含金量”。担心年前经费花不完影响第二年拨款额度,就突击召开一次学术会议;考虑到个人晋升与是否主办过一定级别的学术会议挂钩,就争相去办学术会议;名曰学术研讨会,实则“有会议无研讨”,报告人只是对着论文照本宣科,甚至连发言主题都跑偏了……不以学术交流为本,只是把开大会、赴大会当成一种功利性质的工具,换不来真正的学术繁荣,只会产生“学术泡沫”。

学术会议关键在学术交流,既要求参会者对会议主题有所研究,又要能在会场与同行展开充分交流,碰撞出思想的火花。西部某省举办的一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学术论坛上,主办方特邀两位“外国专家”演讲。但其中一位竟是当地某大学的英语外教,对论坛主题并无研究,演讲文章“借”自相识的老师;另一位“洋专家”原定下午发言,上午露脸后便不见人影。原来,这位“洋专家”一开始就要求只旁听、不发言。没有真材实料的交流,就不会有思想火花的绽放。一场花销不菲的学术会议,如果只是走走过场、搞搞形式,甚至“挂羊头卖狗肉”,怎能指望它解决什么学术问题、产生什么实际效果?此外,一些学术会议时间长、规模大,过于追求形式,讲究排场,造成大量浪费;还有一些主题交叉,内容宽泛,缺乏针对性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学术会议的质量,还会分散参会者学术研究的精力。挤掉学术会议井喷中的“泡沫”,提高学术会议的质量和水平,是繁荣学术不能回避的现实问题。

一场学术会议办得成功与否,不在于其规模、气势以及各种“锦上添花”的表面繁荣,而在于思想交流的深度、会议现场的热度。让参会者有所获、于行业研究有助益、对社会发展有推动,这样的学术会议多多益善。学术会议一定要跳出形式大于内容的怪圈,成为真正有效促进新知识生产的学术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