佘双好: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时代升华

2019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以下简称《新时代纲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2020年1月,教育部党组下发《教育系统关于学习宣传贯彻落实〈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的工作方案》,对教育系统贯彻落实《新时代纲要》制定行动方案和路线图。《新时代纲要》是1994年印发《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二十多年以后印发的指导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纲领性文件。《新时代纲要》既充分继承和丰富了《纲要》实施以来爱国主义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成果,又在《纲要》基础上,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到新时代的要求和党的理论创新发展,进行了新的概括和凝练,实现了爱国主义教育本质、内容和实施的时代升华。

一、爱国主义本质的时代升华

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的范畴,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社会性质下,爱国主义具有不同的本质内涵。毛泽东指出:“爱国主义的具体内容,看在什么样的历史条件之下来决定。有日本侵略者和希特勒的‘爱国主义’,有我们的爱国主义。对于日本侵略者和希特勒的所谓‘爱国主义’,共产党员是必须坚决地反对的。”[1](P520)因此,要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首先需要明确爱国主义的性质,把握爱国主义的本质内涵。在爱国主义本质内涵方面,《新时代纲要》与《纲要》既有高度的一致性,又在本质内涵上实现了升华。

(一)《纲要》中爱国主义的本质内涵

《纲要》对爱国主义本质内涵的界定是:“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从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内在关系角度,深刻阐明了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本质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概念。人类历史上存在着各式各样的爱国主义,从社会制度来看,有奴隶封建社会爱国主义,资本主义民族主义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爱国主义;从社会制度来看,有共和爱国主义[2](P17),有宪政爱国主义[3],还有独裁爱国主义(如毛泽东所说的日本侵略者和希特勒的“爱国主义”)。社会主义爱国主义具有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相结合的特点,是对资产阶级民族主义爱国主义的一种超越,它消除了资产阶级民族主义爱国主义的狭隘性,提升了爱国主义的境界。显然,我们主张的爱国主义与上述形形色色爱国主义具有本质的不同。

2. 爱国主义具有特定的时空限定。我们爱国主义中的国,是指社会主义新中国,不是抽象的国家。邓小平明确指出:“有人说不爱社会主义不等于不爱国。难道祖国是抽象的吗?不爱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的新中国,爱什么呢?港澳、台湾、海外的爱国同胞,不能要求他们都拥护社会主义,但是至少也不能反对社会主义的新中国,否则怎么叫爱祖国呢?至于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导下的每一个公民,每一个青年,我们的要求当然要更高一些。”[4](P392)我们讲的爱国主义,具有明确的时空观念,就是指爱我们当下的中国。

3. 爱国主义具有明确的性质要求。我们所讲的爱国主义是社会主义爱国主义,它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经过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逐渐形成和积累升华的新型的爱国主义;我们所说的爱国主义在不同历史发展时期,也具有不同的内涵。在当代中国,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既是爱国主义的时代主题,也是爱国主义的本质要求。

(二)《新时代纲要》对爱国主义本质内涵的升华

《新时代纲要》根据新时代我们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深化了爱国主义本质内涵的认识。《新时代纲要》明确指出:“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本质就是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把爱党与爱国和爱社会主义作为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本质,实现了当代中国爱国主义本质的时代升华。

1. 爱党是爱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新时代纲要》指出:“新中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祖国的命运与党的命运、社会主义的命运密不可分。”在以往的文件和论述中,我们虽然没有直接明确论述爱党与爱社会主义的一致性,但社会主义特征中内在地包含了爱党的内容。因此,邓小平阐述得非常明确:“不爱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的新中国,爱什么呢?”从这个意义上讲,爱国就要爱社会主义,爱社会主义就必须爱中国共产党,这三者之间具有同构的关系,它们内在统一于现实、具体的新中国,这是当代中国爱国主义内在的特征。

2. 新时代突显了爱党的必要性。新时代我们要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和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就必须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新时代突显了党的领导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5](P19-20)这充分说明党的领导与社会主义制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内在一致性。因此,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次集体学习讲话中,习近平指出,“只有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爱国主义才是鲜活的、真实的,这是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精神最重要的体现。今天我们讲爱国主义,这个道理要经常讲、反复讲”,这对新时代爱国与爱党、爱社会主义的内在一致性作了充分阐述,明确了把爱党和爱国、爱社会主义相统一的道理在新时代突显出来的必要性。《新时代纲要》也进一步凸显了中国共产党的主体地位,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是爱国主义精神最坚定的弘扬者和实践者,9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革命、建设、改革实践是爱国主义的伟大实践,写下了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的辉煌篇章”,凸显了新时代爱国主义内涵中明确爱党的必要性。

3. 爱党是爱国的更高要求。虽然爱党是爱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爱社会主义内在包含了爱党的内容,但把爱党明确突显出来,作为新时代爱国主义的本质内涵,在爱社会主义的基础上明确增加爱党的内容,这对新时代爱国主义本质增加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在阐述当代中国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的高度一致性后,对新时代青年提出更高的要求,“新时代中国青年要听党话、跟党走,胸怀忧国忧民之心、爱国爱民之情,不断奉献祖国、奉献人民,以一生的真情投入、一辈子的顽强奋斗来体现爱国主义情怀,让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始终在心中高高飘扬”[6](P8)。2019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其中关于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目标的规定中,针对不同层次学生在爱党方面提出了具有层次性的要求。比如,小学阶段的目标是“引导学生形成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的情感,具有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美好愿望”;初中阶段是“引导学生把党、祖国、人民装在心中,强化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思想意识”;高中阶段是“引导学生衷心拥护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形成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政治认同”;而大学阶段是“引导学生矢志不渝听党话跟党走,争做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从上述目标确定来看,爱党与爱国的教育目标贯穿于整个教育的全过程,随着年级的增高,对爱党的要求明显增强。从党和政府对新时代青年和大中小学学生的要求来看,在对新时代青年爱国要求中进一步明确提出爱党的要求,以及在小中大学不同阶段对学生爱党要求的提升,都体现了爱党是爱国的更高要求。

把新时代爱国主义本质提升到爱党、爱社会主义的高度统一,深化了爱国主义的时代内涵,实现了爱国主义本质内涵的新时代升华。

二、爱国主义教育主题的时代升华

中华民族是富有爱国主义光荣传统的伟大民族,爱国主义一直是团结和凝聚中华儿女为祖国发展繁荣而自强不息、不懈奋斗的精神动力。在不同时代、不同性质的社会,爱国主义存在着本质的不同,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爱国主义的主题也存在着明显不同。正如江泽民所说:“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爱国主义主要表现为致力于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反动统治的斗争,把黑暗的旧中国改造成为光明的新中国。在现阶段,爱国主义主要表现为献身于建设和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事业,献身于促进祖国统一事业。”[7](P121)正是因为时代主题和发展任务不同,《纲要》和《新时代纲要》中爱国主义教育的时代主题各有所侧重,《新时代纲要》在时代主题方面实现了升华。

(一)《纲要》中爱国主义教育的时代主题

《纲要》制定的背景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进入新时期,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主要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时代发展的主题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努力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体而言,《纲要》中的时代主题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

1. 爱国主义教育的指导思想。《纲要》明确爱国主义教育必须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必须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有利于促进改革开放,必须有利于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声誉、尊严、团结和利益,必须有利于促进祖国统一的事业。这四个“必须”明确了爱国主义教育的基本原则,也明确了爱国主义教育的方向。

2. 爱国主义教育的时代特征。《纲要》明确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也就是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要体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时代主题。正如邓小平指出,“中国人民有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社会主义祖国利益、尊严和荣誉为最大耻辱”[8](P3),对新时期爱国主义时代特征作了最精辟概括。

3. 爱国主义教育的时代内容。《纲要》围绕时代主题,明确了十分广泛的教育内容,主要包括进行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教育;进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进行党的基本路线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就教育;进行中国国情的教育;进行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教育;进行国防教育和国家安全教育;进行民族团结教育;进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的教育等,明确了爱国主义教育的时代内容。

(二)《新时代纲要》对爱国主义教育时代主题的升华

《新时代纲要》制定的背景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到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时代主题已经发展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处于我国努力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时代。这就对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新时代纲要》在以下主题上实现了升华。

1. 对爱国主义教育指导思想的时代升华。《新时代纲要》明确指出:“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着眼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始终高扬爱国主义旗帜,着力培养爱国之情、砥砺强国之志、实践报国之行,使爱国主义成为全体中国人民的坚定信念、精神力量和自觉行动。”与《纲要》相比,《新时代纲要》着眼点发生了深刻变化:《纲要》着眼于国家和社会发展,强调维护国家和社会发展,维护国家尊严声誉和祖国统一大业,着力方向为国家和社会发展;《新时代纲要》着眼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使爱国主义成为全体中国人民的坚定信念、精神力量和自觉行动,落脚到每一个公民的爱国主义思想、情感和行为上,是对每一个公民更为内在的要求。在指导思想上立足于每一个公民,着眼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实现了指导思想从宏观对国家的义务到每个公民个体责任的时代升华。

2. 对爱国主义教育主题的时代升华。《新时代纲要》明确规定:“坚持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为鲜明主题。”如今,我们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梦想。正是在这个特殊的时期,习近平在党的十八大后不久,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梦想。中央宣传部组织编写的《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二〇一六年版)》曾经这样概括:“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内涵丰富、思想深邃、博大精深,是一个系统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在这个科学理论体系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居于引领地位的宏伟奋斗目标,凝结着13亿多中国人民的共同梦想,体现了我们党在理论和实践上的伟大创造。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的所有理论和实践,都是紧紧围绕着实现这个崇高奋斗目标精进展开。”[9](P2)这充分阐明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与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所开展的理论与实践探索之间的内在关系,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到新时代以后,党的理论和实践的鲜明主题。因此,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要围绕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鲜明主题,“厚植家国情怀,培育精神家园,引导人们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动力”。与《纲要》相比,《新时代纲要》在时代主题方面更为明确、鲜明,其所激发的内在精神动力更为强烈和深厚。

3. 对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的时代升华。《新时代纲要》充分继承了《纲要》中的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在对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的时代更新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新的时代内容。《新时代纲要》在继续保持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教育的同时,突出了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教育内容;在进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同时,强调推动中华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内容;在进行中国国情和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教育的同时,强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和我国仍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形势与政策教育;在进行国防教育和国家安全教育的同时,强化了对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教育内容;在进行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教育的同时,把台湾同胞和祖国大陆各民族团结统一作为同一主题教育内容,把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着力点。《新时代纲要》不仅明确了教育内容,提出了教育要达到的目标,而且还在这些教育内容中明确了应该反对的思想观点和内容倾向,提供了需要警示的负面清单,使得《新时代纲要》教育内容更加明确和旗帜鲜明。

(三)《新时代纲要》中爱国主义时代主题的新内容

《新时代纲要》还根据时代发展和爱国主义教育主题的深化,增加了顺应时代发展和党的思想理论创新的新内容。

1.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教育内容。《新时代纲要》明确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要紧密结合人们生产生活实际,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企业、进农村、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进军营、进网络,真正使党的创新理论落地生根,并且转化为爱国报国的实际行动。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的教育内容。《新时代纲要》指出,“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要用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成果说话,用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说话,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说话,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说话”,不断增进“四个自信”。要“引导人们深刻认识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自觉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实现个人梦想。

3.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教育内容。《新时代纲要》明确要求,“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这是新时代对中国精神的时代升华,要“大力弘扬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生动展示人民群众在新时代的新实践、新业绩、新作为”。

上述这些教育内容,构成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鲜明的时代主题内容,《新时代纲要》在时代主题上实现了教育内容的主题升华。

三、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的时代升华

爱国是人类一种最传统、最深厚和最根本的社会性情感,爱国主义教育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和领域,关涉到个体情感、认知、意识和行为等多个维度,牵涉到人类社会历史的厚度和全球范围在空间的广度。因此,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的内容、范围和领域十分丰富广泛。在《纲要》实施实践的基础上,《新时代纲要》根据新时代发展和时代要求,在爱国主义教育实施方面实现新的时代升华。

(一)《纲要》中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施体系

《纲要》依据改革开放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要求,对爱国主义教育实施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构建,形成系统全面整体多元的爱国主义教育实施体系。具体而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关于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施对象。《纲要》明确:“爱国主义教育是全民教育,重点是广大青少年。”基于这样的认识,《纲要》以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实施为中心,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媒体环境教育内容等方面,营造了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施系统,对每一个方面的爱国主义教育实施都提出明确要求。比如,对学校教育,提出要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到幼儿园直至大学的教学、育人全过程中去,特别要发挥好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对社会教育,特别强调机关、企事业、乡村等基层单位直接负有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的责任;对家庭教育,提出要重视发挥家庭在青少年教育中的特殊作用,把热爱祖国作为开展五好家庭、文明家庭活动和文明市(村)民教育的重要内容;对媒体环境教育,强调针对青少年的特点,注意运用影视、书刊、音乐、戏剧、美术、故事会等形式,为广大青少年提供丰富、生动的爱国主义教材。上述实施途径和方式,虽然涉及全体人员,但重点是以青少年为中心,围绕青少年成长的过程展开爱国主义教育。

2. 关于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施载体。载体是指承担教育的基本方式,凡是承担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渠道和单元,都可以归为爱国主义载体,从这个意义上,爱国主义教育实施载体是十分丰富和多元的。根据《纲要》对爱国主义教育载体的运用,我们把爱国主义教育载体分为四类:第一类是现实载体;第二类为环境载体;第三类是活动载体;第四类是人物载体。

关于现实载体,《纲要》在“搞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列出以下一些方面的载体建设。比如,各类博物馆、纪念馆、烈士纪念建筑物、革命战争中重要战役、战斗纪念设施、文物保护单位、历史遗迹、风景胜地和展示我国两个文明建设成果的重大建设工程、城乡先进单位;各级民政、文化、文物部门和各类专业博物馆、纪念馆等;各地的自然风光、文物古迹、名胜景点等,并对各方面如何利用好这些载体实施爱国主义教育提出具体要求。

关于环境载体,《纲要》明确:“要使爱国主义思想成为社会的主旋律,必须创造一种浓郁的爱国主义氛围,使人们在社会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都能随时随处受到爱国主义思想和精神的感染、熏陶。”《纲要》提出的环境氛围主要包括媒体环境,特别是报纸、刊物、广播、电视等现代传媒环境;影视、文学等文化环境,特别是影视、文学作品等;节日环境,特别是重要法定节日、各民族传统节日等,并对利用各种环境载体营造爱国主义教育良好氛围提出具体要求。

关于活动载体,《纲要》指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需要提倡必要的礼仪,特别要提倡有助于培养对国旗、国歌、国徽崇敬感的必要礼仪,增强人们的爱国主义情感。”《纲要》特别明确关于升挂国旗、奏唱国歌、悬挂国徽的具体要求,营造爱国主义教育的仪式感。

关于人物载体,《纲要》提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必须加强典型宣传,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纲要》提出把中国历史上涌现过的无数的著名爱国者、民族英雄、革命先烈、杰出人物,新中国成立以后涌现出的许许多多的英雄模范人物,改革开放以来各条战线涌现出的具有爱国主义精神、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模范人物等,作为爱国主义教育载体,使青少年接受先进典范教育。

3. 关于爱国主义教育的领导。《纲要》明确要求,各级党委和人民政府要切实加强对爱国主义教育的领导,要把这一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齐心协力抓好落实。各级党政机关要带头加强对全体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爱国主义教育。各级党委宣传部门要在党委和政府统一领导下,切实担负起协调、指导的责任。要帮助有关部门建立工作联系,明确任务,抓好落实。要协同各方面的力量,形成爱国主义教育的合力。

(二)《新时代纲要》对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的升华

《新时代纲要》在《纲要》实施取得成效的基础上,根据新时代的要求和爱国主义教育的特点,在爱国主义教育实施方面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升华,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 在实施对象方面:在聚焦青少年的同时,把实施对象拓展到全体人民。在爱国主义教育实施对象中,青少年依然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点,《新时代纲要》在聚焦青少年、聚焦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同时,把爱国主义教育对象拓展到知识分子和社会各界人士。知识分子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一支特殊力量,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知识分子在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的作用。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关于知识分子的论述,都把知识分子的成长发展与爱国主义联系起来,通过纪念五四运动等重要场合来阐述爱国主义与知识分子的历史使命。《新时代纲要》专门针对知识分子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提出在知识分子中弘扬爱国奋斗精神的要求。《新时代纲要》还专门对激发社会各界爱国热情提出要求,把爱国主义作为团结和凝聚最广泛社会力量的精神旗帜,对社会各界特别是宗教界人士、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增进国家认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提出具体要求。对爱国主义教育对象不仅从年龄上进行延伸,而且在群体范围和领域上实现了拓展。

2. 在实施途径方面:在发挥学校教育、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的同时,突显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作用和功能。在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各种渠道中,虽然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对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情感启蒙和思想提升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在各种渠道中,学校教育是最为集中系统的教育方式,课堂教学是最基础、最稳定、最集中的爱国主义教育渠道,它具有把其他渠道开展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进行思想理论整合和提升的功能。因此,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指出,学生获取知识途径固然很多,但课堂学习更具基础性和系统性,“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10](P378)。《新时代纲要》更进一步具体化明确爱国主义教育贯穿课堂教学全过程的要求。在所有课堂教学的渠道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直接、系统、全面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课程,在爱国主义教育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新时代纲要》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在爱国主义教育中的地位进行了新的定位,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定位为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阵地,明确要求理直气壮开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并要求课程引导学生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进一步明确了课堂教学主渠道在爱国主义教育中的作用。

3. 在实施载体方面:在用好《纲要》中爱国主义实施载体的基础上,《新时代纲要》依据时代发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推进,增加了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的新载体。《新时代纲要》对传统载体进行系统归纳和梳理,把爱国主义教育载体归纳为实践载体和环境载体,强化了建好用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国防教育基地、依托自然人文景观和重大工程等现实载体;明确了注重运用仪式礼仪、组织重大纪念活动、发挥传统和现代节日的涵育功能等活动载体;用好报刊广播影视等大众传媒、创作生产优秀文艺作品等环境载体;发挥先进典型的引领作用等人物载体的作用,实现了对《纲要》中爱国主义教育实施载体的丰富和发展。《新时代纲要》根据时代发展,增加了三个方面的实施载体:一是关于互联网载体。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到新时代以后,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特别是网络信息的发展给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提出的新挑战。《新时代纲要》明确提出“唱响互联网爱国主义主旋律”的要求。二是关于国民心态培养的内容。《新时代纲要》对“涵养积极进取开放包容理性平和的国民心态”提出明确要求,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爱国主义内容方面的新要求。三是关于法律保障的内容。《新时代纲要》提出“强化制度和法治保障”,要求“把爱国主义精神融入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体现到市民公约、村规民约、学生守则、行业规范、团体章程等的制定完善中,发挥指引、约束和规范作用”。这是伴随着我国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要求,对爱国主义教育实施提出的法治要求。

在所有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的要求中,《新时代纲要》不仅对各种教育内容、教育渠道、教育载体、教育因素在爱国主义教育中发挥的作用提出明确要求,而且从底线要求上对违背爱国主义教育的观念和行为提出明确限制。比如,在唱响互联网爱国主义主旋律的规定中,明确提出“加强网上舆论引导,依法依规进行综合治理,引导网民自觉抵制损害国家荣誉、否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错误言行,汇聚网上正能量”。在涵养国民心态的规定中,明确要求“倡导知行合一,推动爱国之情转化为实际行动,使人们理性表达爱国情感,反对极端行为”。在强化制度和法治保障中,明确要求“综合运用行政、法律等手段,对不尊重国歌国旗国徽等国家象征与标志,对侵害英雄烈士姓名、肖像、名誉、荣誉等行为,对破坏污损爱国主义教育场所设施,对宣扬、美化侵略战争和侵略等行为,依法依规进行严肃处理。依法严惩暴力恐怖、民族分裂等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犯罪行为”。这些规定,使《新时代纲要》在教育实施过程中更有力度。

4. 在爱国主义教育的领导方面:在明确爱国主义教育实施中党和政府领导责任的同时,《新时代纲要》强化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对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实效性提出明确要求。《新时代纲要》进一步明确各级党委和政府在爱国主义教育中的主体责任,不仅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负起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把爱国主义教育摆上重要日程,纳入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阵地建设和管理,抓好各项任务落实”,而且从爱国主义教育体制机制方面做了制度安排,要求“进一步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宣传部门统筹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的工作格局,建立爱国主义教育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工作指导和沟通协调,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的重要事项和存在问题”。同时,对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也作出具体规定,要求“各级工会、共青团、妇联和文联、作协、科协、侨联、残联以及关工委等人民团体和群众组织,要发挥各自优势,面向所联系的领域和群体广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组织动员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等到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中讲述亲身经历,弘扬爱国传统……把爱国主义教育融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学雷锋志愿服务、精神文明创建之中,体现到百姓宣讲、广场舞、文艺演出、邻居节等群众性活动之中,引导人们自我宣传、自我教育、自我提高”,并且对爱国主义教育实效性提出要求。这些要求,使得爱国主义教育的领导管理和组织保障更加明确具体、多元丰富、双向互动,实现爱国主义教育实施领导制度和实现机制的升华。

总之,《新时代纲要》既继承了《纲要》颁布以来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的优秀传统和成功经验,又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发展和爱国主义教育的新要求,实现对爱国主义教育本质、主题和实施的升华,应深刻把握《新时代纲要》在爱国主义教育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新变化,认真学习体会《新时代纲要》在爱国主义思想观念、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和实施途径方面的理论和实践升华,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爱国主义教育重要论述为指导,扎实推进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