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慧女:冷静应对全球疫情,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当前我国脱贫攻坚已经进入攻坚拔寨的冲刺期,如何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蔓延可能导致进一步全球经济衰退的背景下,确保我国经济平稳发展,有序开展复工复产,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实现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扶贫重点县全部摘帽任务,是当前我国政府和全体中国人民必须面对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新冠病毒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全球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范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由于贫困群体的脆弱性特征,其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在重大灾难面前往往会受到更大的冲击。具体来看,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贫困群体的影响主要体现来自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全国疫情严控措施导致劳动力流动受限,贫困人口务工收入短期骤减。根据国务院扶贫开发办公室统计,2019年全国有2729万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在外务工,这些家庭2/3左右的收入来自外出务工,这涉及到2/3左右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疫情严控导致劳动力流动困难,贫困人口无法外出务工,由此带来贫困家庭收入在短期内骤减。第二,产业扶贫受到冲击,一定程度上延缓了贫困群体脱贫进程。当前全球疫情加速扩散蔓延,世界经济贸易增长可能遭受严重冲击,经济发展特别是产业链恢复仍需要一段时间。这可能会导致一段时间内部分扶贫生产企业停工停产,或者受外部市场影响和交通物流中断影响导致订单减少、销售困难,直接冲击产业扶贫。这不仅会对现存贫困人口的收入增长造成不利影响,还可能导致业已脱贫群体出现返贫现象。第三,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推进受阻,制约了深度贫困地区脱贫进程的前进步伐。受疫情影响,部分扶贫工程如易地扶贫搬迁配套、饮水安全工程、农村道路等未能按计划推进,这不仅直接影响了贫困地区的扶贫工作开展,还会从长远制约贫困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及贫困地区贫困群体的收入增长。

如何有效应对全球疫情影响,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这需要树立大局意识和问题意识,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第一,有序推动复工复产,扎实推进产业扶贫。首先,要在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的前提下有序推动复工复产,对贫困地区进行分级分类管理,对于疫情严重的地区可以通过创新工作方式复工复产;在疫情较轻或者没有疫情的贫困地区,则可以加快企业特别是扶贫相关企业复工复产的步伐。其次,扩展扶贫产业融资渠道,为贫困地区摆脱由于资本缺乏而导致的“贫困陷阱”提供资金保障。继续以“三州三区”为代表的深度贫困地区作为全国扶贫工作的重心,加大对这些地区贫困资金的投入力度,进一步完善深度贫困地区有效利用金融市场融资的机制,为当地扶贫产业的发展提供优惠利率、信用贷款和信用担保等优惠政策,扩大其利用银行信贷资金的力度,为贫困人口实现增收脱贫提供资金支持和保障。

第二,优先支持贫困劳动力外出务工就业,积极推进贫困人口就业渠道拓宽。一方面,在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的地区,鼓励复工复产企业优先组织和使用贫困劳动力,建立点对点、一站式服务通道,通过专车专列等方式帮助贫困劳动力有序返岗;构建大扶贫格局,推动东西部扶贫协作,鼓励更多企业招用贫困地区,特别是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成员。另一方面,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不断拓宽贫困人口本地就业渠道。疫情期间恰逢中国农历春节,多数贫困地区外出务工人员纷纷返乡,这也为农村贫困地区发展本地产业,解决农村“空心化”问题提供了相对丰富的劳动力。坚持普惠特惠的扶贫政策,通过提供产业帮扶资金、扶贫小额信贷等鼓励有条件的贫困地区深入挖掘自身资源优势,挖掘当地重大工程和重大项目用工潜力,推动当地产业向深加工、多样性方向发展。通过开发式扶贫因人而异将贫困户组织到产业中,促进就近就地就业,拓宽贫困地区人口就业渠道,提高贫困群体收入水平。

第三,充分发挥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显著优势,进一步完善扶贫减贫长效机制。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充分发挥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基本完成扶贫攻坚的四梁八柱顶层设计,构建起了举国减贫机制,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贫困人口从2012年底的9899万人减少到2019年年底的551万人,贫困发生率由10.2%降至0.6%,区域性整体贫困基本解决,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接近完成。接下来,如何发挥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的显著优势,更好地动员更多力量、构建更完善更长效的扶贫减贫机制,不仅是当前应对全球疫情影响,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紧迫要求,也是解决当前社会主要矛盾,提升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包容性的重要方面。具体来看,在当前疫情防控期间,杜绝脱贫攻坚懈怠情绪,进一步完善脱贫攻坚治理体系,尽快形成更精准长效的贫困动态监测机制,密切跟踪受疫情影响的贫困人口情况做好对因疫致贫返贫人口的帮扶。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情况下,确保各种扶贫资源使用效率,要及时落实好兜底保障等帮扶措施,高质量完成当前剩余551万人贫困人口在2020年底的脱贫任务。深刻总结脱贫攻坚中体现出的“短板意识”、“底线思维”等国家治理经验,通过建立健全更为综合和体系化的贫困治理机制,提高贫困地区公共服务整体水平、质量和均等化程度,加大落后地区特别是深度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切实保障异地搬迁配套设施建设、住房饮水安全扫尾工程等任务如期完成,以应对后小康时代多维贫困治理将带来的挑战,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包容性发展。

不可否认,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对脱贫攻坚产生了一定的冲击和影响,但是,这种影响是短期的、有限的。当前,中国国内疫情防控呈现向好局面,国际疫情日趋严峻,我们必须冷静应对全球疫情挑战,凝心聚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作者:陈慧女,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当代中国研究中心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