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浩:对贫困生的资助要人性化操作

11月6日,教育部等六部门公布了关于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意见要求,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要从客观实际出发,既要做到认定内容、程序、方法等透明,确保认定公正,也要尊重和保护学生隐私,严禁让学生当众诉苦、互相比困。(11月7日《北京晨报》)

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助学金,本是一项促进教育发展,帮助更多贫困学子圆梦的好事。但现实中,有的高校为了体现公平公正,让学生在班里宣读补助申请,有的开展差额评选或是将学生家庭贫困的一些细节情况张贴公示。“诉苦比困”虽然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公平公正,却也将申请者的个人隐私公开曝光,严重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

给予贫困学生补助,为的是维护人的权利、呵护人的尊严,当众“诉苦比困”却漠视了人的尊严和情感。扶贫的目的在于“扶志”,绝不可“比穷伤志”,更不该用助学金去诱导甚至鼓励学生将贫困当成一种“资本”。以牺牲受助者尊严的方式发放补助补贴,所造成的危害可能比物质上的贫困还要多得多。

关爱贫困生,不仅要在经济上保障他们顺利完成学业,更要人性化操作,顾及学生的切身感受。教育部等六部门加强和规范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禁止贫困生认定中的当众“诉苦比困”现象,正是对贫困学生尊严和隐私的保护,是更加贴心的关怀,彰显了教育温情。

有人认为,如果来自身边的监督相对较弱,可能出现隐瞒真相、夸大事实骗取资助的现象。教育部在此次通知中也有明文规定——学校可采用大数据分析、个别访谈等方式来了解学生家庭经济情况;公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受助情况的内容,不能涉及学生个人及家庭的隐私;采用隐性的方式进行帮助,避免割裂区分困难学生与非困难学生等等。国内部分高校已开展大数据“智慧资助”试点,不断完善贫困生认定办法,提高认定精准度。这些做法显然更有利于掌握学生家庭的真实状况、挤出“伪贫困”的水分,也能够更好地保护学生的隐私与自尊心。

人穷,志不能短;扶贫,更要以人为本。实现对贫困生的精准认定、贴心关爱,摒弃带有羞辱性质的“诉苦比困”,才是对贫困生最好的帮助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