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自明 等:“红桥精神”为城市发展注入内生动力


中铁大桥局党委书记、董事长刘自明

中共武汉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武汉行政学院常务副院长杨学文

湖北省社科院研究员冯桂林

中铁大桥局宣传部部长赵志刚

中铁大桥局武汉桥梁传媒有限公司高级顾问、桥梁史专家余启新

武汉城市历史文化专家胡榴明

8月14日,长江日报头版头条刊发《从跨越天堑到筑城铸魂 “红桥精神”托举汉阳强起来》,聚焦以汉阳区为代表的武汉数代人积淀出的拼搏奋斗、开拓创新、精益求精的“红桥精神”。

8月17日,汉阳区委和长江日报联合举办“红桥精神”研讨会,中铁大桥局、市委党校、省社科院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及企业家就“红桥精神”展开热烈讨论。

与会专家认为,“红桥精神”植根于汉阳,更超越汉阳,它应可成为新时代武汉精神的新境界,推动汉阳区、武汉市的高质量发展,具有强烈的时代意义和精神引领作用。

汉阳区委相关领导表示,桥梁的建设带动了汉阳城区的扩展,居民人口的增加,又倒逼汉阳湖泊治理和生态环境建设,使汉阳更宜居。一部汉阳的路桥发展史,就是汉阳经济社会的发展史,也是汉阳人民从建国初期开始、贯穿于改革开放40年的奋斗史。

下一步,汉阳将继续挖掘“红桥精神”的内涵和外延,发动全区干部群众深入学习,让“红桥精神”真正走到汉阳80万人民的心上,要在全体汉阳人心中形成共识,凝心聚力,让红桥精神“奋斗、创新、工匠”等精神力量,变成汉阳区拼搏赶超、永争第一的内生动力。

“红桥精神”以红色为基因

集奋斗、联通、创新、奉献 于一体

“红”是深沉底色,“桥”是精神内核,围绕“红桥精神”的定义,与会专家们进行了热烈讨论,从各个维度进行解读。

“红桥精神”红在何处?中铁大桥局武汉桥梁传媒有限公司高级顾问、桥梁史专家余启新认为,从建设万里长江第一桥开始,桥梁建设带动发展,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就是为人民谋福利。通过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让城市、国家彻底改变面貌,让人民拥有幸福生活,这就是“红桥精神”的红色基因。

中铁大桥局宣传部部长赵志刚说,在万里长江上修建第一座长江大桥,建设新中国,并不畏艰险跨越更多天堑,“红桥精神”代表着中国人民改变旧面貌的豪情,修桥的目的还代表着“立党为公、忠诚于民”的服务、奉献精神。

“桥梁注入了红色品质,红色精神的注入呼唤我们永远不忘初心。”湖北省社科院研究员冯桂林认为,“红”体现在三个方面:新中国的成立是我们革命先烈用鲜血浇灌而成,不忘初心,为人民谋幸福,一以贯之的红色不能丢弃;建桥人终日奔波于崇山峻岭,为国家的桥梁事业奋斗献身一辈子,正是人们所感慨、所期待的红色品质;武汉的建设发展成效明显,跟武汉人民呕心沥血、流血流汗的红色品质密不可分。

冯桂林将“红桥精神”定义为,以桥梁建造为使命,以红色基因为本色,以助力助推社会发展为目标,集奋斗、联通、创新、奉献诸品质于一体的时代理念。

“红桥精神”强调“奋斗”

讲好建桥筑城铸魂武汉故事

从跨越天堑到筑城铸魂,从武汉长江大桥建设出发,武汉城市变化翻天覆地,但城市精神始终有根可循,与会专家认为,“红桥精神”正彰显了武汉精神的新境界。

湖北省社科院研究员冯桂林认为,“红桥精神”的提出很及时,也很重要。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在精神家园的建造和理论事业的建设上进入了一个新时期,需要新典型、新案例或者新理念来填充、来引领、来造势,“很多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精神家园的建造,离不开高尚的精神家园;武汉市的经济社会发展也需要区域精神的打造和引领,武汉精神需要不断的充实,与时俱进,需要新生”。

中共武汉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武汉行政学院常务副院长杨学文认为,讲好中国故事,从武汉生发的“红桥精神”可成为独有题材,武汉长江大桥、中铁大桥局、中国建桥事业以及由此拓展的武汉工业建设、设计能力,都代表了国家水平乃至世界一流水平,并已经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我国建桥产业的设计、制造、施工、设备发展历程,就是一场产业升级、高质量发展过程,极具典型意义”。

“建桥筑城,造福人民,桥是党和人民之间的纽带。”武汉城市历史文化专家胡榴明说,很多武汉市民以“桥”为名,就是因为桥和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也最能从中感受到党和国家经过奋斗带来的幸福生活,桥梁这种源自建设精神的“坚固、坚强”的意象,让桥不仅仅是实体的交通设施,更是唤醒、寄托了人们内心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渴望。

“红桥精神”表现“高质量”

从新中国建造精神源头找力量

与会专家认为,开天辟地、坚定理想、立党为公的“红船精神”指引了新时代中国革命的方向;向新中国建设好传统要动力、要精神、要自信的“红桥精神”,也将在新时代绽放光芒。“红桥精神”体现了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国制造”信守质量、追求完美的历程,“新中国的建设,一开始就不是粗制滥造的,而是高质量的”。

与会专家记得,“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的白色大字,曾在龟山通往武汉长江大桥引桥的山脚下一直存在到上世纪80年代,追求高质量、“工匠精神”,这些如今时常挂在人们嘴边的“热词”,其实在建国初期就已经蔚然成风。

中国建造里蕴藏的“红桥精神”一直在中铁大桥局等在汉国企中代代相传,并在新时代的当下发扬光大。中铁大桥局党委书记、董事长刘自明说,第一代大桥人特别重视质量,在武汉长江大桥修建过程中,曾经发现混凝土的质量不合格,打好的桥墩、混凝土梁段推倒重来,发现没有填满的铆钉,全部铲掉重来。老一辈工程师发现设计草图有问题,就直接撕了重来,教育新来的年轻人要精益求精,不能有丝毫马虎。

最早的大桥局精神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现在变成了“自主创新、智慧创造”。刘自明说,中铁大桥局一直本着“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的干劲,一步一步往顶上攀登,当中国桥梁建造进入“无人区”,中国企业的创新仍在继续。

“红桥精神”关照未来:

构建建设发展 新模式

与会专家还认为,在新时代的今天,宣传“红桥精神”,能为汉阳、武汉探索发展的新模式。

湖北省社科院研究员冯桂林在“红桥精神”的基础上提出了“共生共荣、共生共赢”和“命运共同体”的全新概念。

他表示,要使红色事业传承下去,就要靠区域人民和驻区单位的共生共赢,这是一种国家建设和发展的新模式,靠着两大主体共生共荣、共生共赢,具有强烈的时代意义。

“红桥精神”之所以植根于汉阳大地,汉阳的城市化发展之所以成为“红桥精神”的发祥地,就是因为汉阳人、大桥人这两大群体的融合奋斗。

桥梁成为了大桥人和汉阳人共同的事业和目标,成为汉阳热土和桥梁伟业二者之间的相互支撑,成了相互依托的命运共同体。它揭示了从桥梁发展到城市发展,再到人的现代化发展的这样一个规律性特征。

桥梁事业和城市的发展,为大桥人为市民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而人的现代化以及素质的提升,又为桥梁事业和市政建设注入了内生动力。

企业和城市

共生共赢共发展

中铁大桥局

因桥结缘扎根汉阳

“大桥局生在汉阳,我觉得是我们的福分。”刘自明深情地说,中铁大桥局成立后,曾两度面临迁出汉阳的情况,但最后都选择了扎根留下。

刘自明回忆,在2002年、2003年的时候,大桥局准备上市,筹划组建股份公司。当时有人提出要到上海浦东、深圳去注册,“当时的领导很清醒,说汉阳、武汉是我们的福地,不能离开”,这股思潮迅速被打消了。

“外迁”思潮被打消之后,因为种种原因,大桥局曾在武汉其他城区注册,但两地办公的状态很不方便。经过反复斟酌,刘自明决定,企业再度回到汉阳,之后再未离开过。

城市的发展也没有辜负企业,汉阳区一天天变化,一年年壮大。刘自明说,十几年前,曾有一年圣诞节,他带孩子到武昌吃“麦当劳”,深夜回家时打了个出租车,一上车,司机得知目的地是汉阳,张口就说“到汉阳还搭的士啊?”司机的话里有两个意思:一是说当时汉阳人很穷,打不起的士;二是说从汉阳回来没人坐,拉不到生意。

“最近这十几年,我亲身经历汉阳的巨大变化。”刘自明说,桥梁建设过程中,免不了要和当地政府打交道,“征地拆迁、支持企业等方面,汉阳区的速度和力度都比较快,非常不容易”。

参观博物馆奇招

拿下订单

“红桥精神”可成

武汉品宣品牌

如何打动有疑虑的客户?中共武汉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武汉行政学院常务副院长杨学文的答案很“另类”——带他去看本地博物馆,用文化精神的力量打消他的疑虑。

2016年,他曾经就支过这样的奇招,助推企业成功拿到订单。当年7月,杨学文到某校化学系讲课,无意中得知,该校校办企业正在和国外客户谈合作,但对方天天考察仍然犹豫。

杨学文支招,让校方带客户到湖北省博物馆去参观,当客户看到几千年前的编钟、越王勾践剑就有如此精美的工艺和优秀的质量,对方“服气了”,参观结束后就马上签了合同。

杨学文说,事后据校方反馈,客户看到这些文物后,就相信中国人、相信武汉人,能把事情干得漂亮,“因为他看到这个地方的人,几千年前就能做那么漂亮的编钟,现在做事肯定也放心”。

在杨学文看来,大桥局的发展道路就是代表国际一流水平的企业产业升级的道路,就是高质量发展,正是新时代“中国制造”的代表。他们对“工匠精神”的孜孜追求,具有全国典型意义。

“红桥精神”同样有这样的力量,杨学文说,在武汉,中铁大桥局、武钢、武锅、武船等工业制造企业,有着多年传承,“如果不相信,带客户看看城市60多年都没出问题的桥,他们就会相信,这个城市的人,干事靠得住”。

策划:汉阳区委宣传部   撰文:肖娟 史强 王雪娇 叶艺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