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磊:没有“地方利益”能凌驾于绿水青山之上

环保督察“回头看”,既是对上回整改情况的检视,也是对地方环保问题的再把脉。没有“地方利益”可以凌驾于绿水青山之上,是社会共识也是国家大政所指。

“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不能手软,不能下不为例。”截至7月7日,对河北等10省所进行的为期一个月的“回头看”督察收官。一个月来,督察组查出并通报了大量环保问题,10省立案处罚生态环境违法企业5709家,行政和刑事拘留464人。轰轰烈烈的环保督察,大大提升了公众对环保“动真格”的信心。

环保督察“回头看”,既是对上回整改情况的检视,也是对地方环保问题的再把脉。“回头看”折射出部分企业淡薄的环保意识,也戳破了一些地方政府假装整改的面具。从现实来看,环保领域中的硬骨头仍然不少:有的地方“边督边改”没真动作,问题如故却无人被问责;有的地方“无动于衷”漠然处之,整改项目始终落不下地;有的地方“阳奉阴违”做两面派,与督察组玩起猫鼠游戏;有的地方“态度暧昧”纵容企业违法,只顾政绩不管生态;有的地方摆出一副“老赖模样”,觉得事已至此无可奈何……一些地方政府和企业结成利益同盟体暗度陈仓、欺上瞒下,其实低估了“回头看”的督察效力,也低估了环保督察的决心。

督察“利剑”剖开了沉积已久的环境污染毒瘤,“回头看”的放大镜更是让环保违法行为无处可藏。“赶紧把管事的叫来,谁说得清楚叫谁来”“拿起铁锨一锹一锹地挖下去,直到将企业恶意掩埋危险固体废物的事实查实才离开”“结合整治方案一条一条的‘掰扯’”……督察组所到之处,检查仔细,询问详尽,既识其表,又溯其源。“谎报军情”“未雨绸缪”“掩耳盗铃”等套路行不通了,“表面整改”“假装整改”“敷衍整改”等问题被戳穿了,没有“地方利益”可以凌驾于绿水青山之上,是社会共识也是国家大政所指。环保中的问题整改,兹事体大,容不得变通,打不得折扣,必须扎扎实实抓到底、认认真真改到位。

许多污染源的背后不乏地方利益羁绊,所以在环保违法的企业背后,往往有地方政府充当着“保护伞”。督察办一位负责人直陈,整个“回头看”督察中,地方政府不作为、乱作为的问题在10省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整改中存在不彻底、做表面文章等问题,是缘于有些地方政府得了“作风病”,心态、理念、思维等没有真的转到正确的轨道上来。从这个意义上讲,环保督察绝不是为了查几个案子、抓几个人了事,旨在从根本上扭转地方政府和监管部门不作为、乱作为,不担当、不敢碰硬等风气,推动他们以过硬的作风从全局上解决环保问题。从“督企”到“督政”,将环境治理提升到政治治理的高度,抓住了问题的“七寸”,也是使得环保行动更可持续的题中应有之义。

凡益之道,与时偕行。环保工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绝不能说起来重要、喊起来响亮、做起来挂空挡。既要有立竿见影的措施,更要有可持续的制度安排。地方政府作为落实环保制度的关键一环,须以环保督察为契机,带着问题导向更全面更深入地掌握当前的环保态势,带着效果导向更积极更主动地拿出科学的应对办法,持久把环保理念化为实际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