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三峡文化研究会举办“记忆与遗产:三线建设研究”高峰论坛

(刘兴亮 冯明)为更好地弘扬“三线建设精神”,深入开展三线建设遗址保护与利用,由三峡大学主办,湖北省三峡文化研究会参与承办的“记忆与遗产:三线建设研究”高峰论坛于11月22—24日在湖北宜昌顺利召开。来自清华大学、上海大学、同济大学、四川大学、云南大学、中山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四川省社科院等50余家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当代中国史研究》《史学月刊》《宁夏社会科学》《贵州社会科学》《湖北大学学报》等5家核心期刊,中国三线建设研究会、湖北省社科联、湖北省三峡文化研究会等社会团体领导以及三峡大学师生近百人参加了此次论坛。论坛开幕式由三峡大学三峡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祖龙教授主持,三峡大学党委副书记田斌、湖北省社科联学会工作部副主任文嵘、三峡大学民族学院学术院长董建辉教授,中国三线建设研究会常务理事、上海大学历史系徐有威教授先后致辞。

论坛主旨发言环节,徐有威教授对2013年以来我国的三线建设研究学科进行了回顾和展望,指出当前的研究要重视材料的收集与整理,拓宽三线建设研究路径,并寻找新的研究课题,避免选题的同质化。华中科技大学城市与规划学院谭刚毅教授基于工业考古学的理论与发展,从三线建设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两个维度提出建构工业考古学视角的三线建设遗产研究路线,引入以价值为中心的遗产认知与保护方法进行全面综合性研究。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李德英教授通过对“三线企业调整改造”的口述调查,认为三线建设与调整提升了我国的大国地位,所获取的口述资料对进一步研究三线建设和调整具有重要价值。五邑大学广东侨乡文化研究中心刘进教授以侨批申报世界记忆遗产为例,认为三线建设档案资料申请记忆遗产,需要在抢救、保护、整理好档案资料的前提下,由学者、政府、公众等多方面通力协助,形成合力。三峡大学田吉高研究员从成立背景、校址选定、教师选调等方面简要回顾了三三0工程局(后改为葛洲坝工程局)筹建葛洲坝水电工程学院(今三峡大学前身之一)的过程,指出葛洲坝水电工程学院因工程得名、依改革而兴,既是三线建设工程的重要硕果,又是我国改革开放初期高等教育建设的重要成就。

本次论坛共收到参会论文71篇,学者围绕三线建设历史研究、三线建设档案资料的搜集与整理、三线建设口述史研究、三线建设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三线建设记忆遗产研究与申报等议题,从多学科、多领域、多地域展开热烈讨论。

论坛期间,还举行了三峡大学三线建设研究中心成立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