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波 靳铭等:打造一张亮丽的“作风名片”

主持人:王昊魁 罗 旭

嘉 宾:高 波(中央纪委驻中国社会科学院纪检组副组长)

靳 铭(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副院长)

季正聚(中央编译局副局长)

戴焰军(中央党校教授)

习近平总书记在“7·26”重要讲话中指出,我们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对党的执政基础威胁最大的突出问题,形成了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党内政治生活气象更新,全党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党性更加坚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显著提高,党的执政基础和群众基础更加巩固,为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政治保证。

党的十八届七中全会指出,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并巩固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以中央八项规定破题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党风政风为之一新,党心民心为之一振。在党的十九大即将召开之际,本报特邀请四位专家学者,回顾5年来全面从严治党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感受优良的党风政风带动社风民风的转变。

1、推动党风、政风、社会风气好转

主持人:5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强烈的历史担当和顽强的意志品质,直面党内存在的种种问题和弊端,从制定和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破题,解决了新形势下作风建设抓什么、怎么抓的问题,进而推动了全面从严治党,推动了党风、政风、社会风气好转。有专家表示,八项规定是“新时期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八项规定改变中国”。对此,您怎么看?

高波:八项规定迅速激发起全党的行动感召力和民众的舆论向心力。这是中国版本的顶层治理,也是治国理政领导力和集体行动力的重要源泉。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八项规定的提出和落实,体现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身作则、以上率下的责任担当。

600余字的中央八项规定,微言大义、要言不烦,成为十八届党中央直面问题立规明矩的开篇之作。5年间,以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为指引,中国共产党人打造了一张亮丽的“作风名片”。中央各有关部门注重中央重大制度的细化配套,出台了一系列公务接待、办公用房等方面的具体规定。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普遍结合实际制定了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实施办法、细则及配套制度,为党员干部明确了行为边界,为纪检监察机关提供了执纪依据,形成了紧盯不放、寸土不让的肃纪正风“制度群”。

靳铭:重视和加强作风建设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党的作风问题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在90多年的奋斗历程中,我们党之所以能够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胜利,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坚持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与人民群众同甘苦、共患难,从而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党风正则民心顺,习近平总书记为党的作风建设做出了示范,5年来身体力行,以锲而不舍、驰而不息的精神狠抓作风建设,形成了巨大的“头雁效应”,使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得到根本改变,全国各族人民精神昂扬,团结一致,凝聚起强大的正能量。

季正聚: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制定实施八项规定,对于全面从严治党和党的作风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利于消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等不良现象,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和干群关系,使广大党员干部始终保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民公仆本色。现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已经深入人心,也逐步成为广大党员干部自觉的行动规范,由外在的制度规定内化成行动自觉,破解了党风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难题和突出问题,党风政风的明显好转,带动社风民风的改变,使党的执政能力不断提高,执政基础不断巩固。

戴焰军:八项规定如今在中国已经成为中国共产党抓党风建设、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一个标志性概念。八项规定本来是党的十八大以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为中央政治局所作的作风方面的具体规定,今天,其政治和社会影响力早已远远超出它原来的意义。它不仅为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的形象重塑奠定了基础,提升了党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和威信,而且极大增强了干部群众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高度信赖和衷心拥戴,为党和国家事业全面开创新局面提供了坚强保证。

2、扎牢扎紧正风肃纪的制度笼子

主持人:中共中央政治局9月18日召开会议。会议认为,通过抓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贯彻落实,深化了我们党对作风建设的规律性认识,积累了宝贵经验。您认为,5年来,在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实上,我们积累了哪些宝贵经验?

高波:以上率下,上行下效,则能形成层层传导压力、人人落实责任的有效链条。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改变中国,最核心、最关键的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强烈的历史担当和顽强的意志品质,以厉行八项规定直指党内种种作风问题,并且始终坚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严字当头、刀刃向内,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得以发生全面深刻、影响深远、鼓舞人心的变化。

开“小切口”,做“大文章”,由易到难,由浅入深,通过实实在在的变化取信于民。紧盯死守,寸土不让,严防反弹,不断释放越往后执纪越严的强烈信号。先“治”后“理”,立规明矩,扎牢扎密扎紧正风肃纪的制度笼子。如2013年10月《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印发施行后,包括《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等在内的20多个配套制度,为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提供了可执行、可操作的顶层规范。开门纠风,阳光执纪,让人民群众和舆论媒体的监督力量充分涌流。

靳铭:中央带头,以上率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从政治上认识和对待作风问题,率先垂范、以上率下,为全党树立起光辉典范。精准发力,持续发力。从群众反响强烈的作风问题抓起,抓铁有痕、踏石留印。保持战略定力,锲而不舍,持续推进。

以人民为中心,聚焦问题。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不断改进作风,更重要的是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人民关注的切身利益问题为中心,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

标本兼治,多管齐下。注重用制度治党管权治吏,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用改革的思路和办法破解作风顽症,着力从体制机制上堵塞漏洞。

季正聚: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上率下、率先垂范,为全党做出了榜样。坚持制度面前和纪律面前人人平等,同时,贵在有恒,久久为功,滴水穿石。5年来,抓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落实,一直没有松懈,一刻没有放松。

3、依规治党的制度基石进一步夯实

主持人:从制定实施八项规定以来,党中央打出了一套管党治党的“组合拳”,党风政风为之一新,党心民心极大凝聚,这与加强党内法规建设密不可分。请您简要介绍一下,5年来我们党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方面的情况。

靳铭: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党的建设,把全面从严治党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相结合、依规治党与以德治党相统一,将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始终贯穿在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践之中,党内法规制度建设步伐明显加快。5年来,中央制定修订80多部党内法规,超过现行中央党内法规的40%。同时,在系统构建的基础上,对于一些不适应新要求的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进行了全面集中清理,基本形成以《党章》为根本,以《准则》《条例》等若干配套党内法规为支撑,基础性、综合性和专门性党内制度并存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这些制度成果,为全面从严治党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季正聚: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重视发挥法规制度的基础性、保障性作用,出台一大批标志性、关键性、引领性的党内法规,推动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十八届三中全会把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作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十八届四中全会进一步将党内法规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之中,将“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确立为全面依法治国总目标的重要内容,努力形成国家法律法规与党内法规制度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互保障的格局。十八届五中全会要求全面提高党依据宪法法律治国理政、依据党内法规管党治党的能力和水平。把依规治党和依法治国作为“车之两轮”“鸟之两翼”并行推进。十八届六中全会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审议通过了《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修订后的《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两部重要的党内法规。5年来,依靠党内法规管党治党的理念进一步强化,依规治党的制度基石进一步夯实。

戴焰军:5年来,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力度和成就,在党的历史上是空前的。其主要特点是:第一,正确处理继承和创新的关系。对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党内法规制度作了系统清理,该废除的废除,该保留的保留,在此基础上制定修订法规制度。第二,注重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整体性、规划性。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制定了在党的历史上从没有过的关于制度建设的五年规划,使党内法规制度建设按照规划稳步推进。第三,体现强烈的问题意识。从党内存在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出发,大大提高了制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第四,强调制度面前人人平等,防止“破窗效应”,保证制度的贯彻执行。第五,把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和国家各项法规制度有机统一起来,贯彻党全面依法治国的主张和要求。

4、进一步巩固发展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

主持人: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并巩固发展。您认为,如何进一步巩固发展这一态势?

高波:进一步巩固发展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要义是在坚持中深化,在深化中坚持,沿着既定的正确轨道行稳致远,特别是要处理好几个关系:

从严治标和从实治本的关系。应当继续保持正风反腐“零容忍、无禁区、全覆盖”的高压态势,继续保持“清存量、阻增量、控变量”的工作力度,继续坚持标本兼治,不断以治标促进治本。

“关键少数”和“最大多数”的关系。应当以高级领导干部带头落实报告个人事项等制度为样板,带动形成全党执行党内法规制度无例外,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无特权,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无禁区的浓厚氛围。

党内监督和党外监督的关系。应当以互联网新媒体监督的蓬勃发展、规范发展为契机,实现党内外监督平台的无缝衔接。

负面清单和正面清单的关系。在管党从严、执纪从严、问责从严的基础上,加大正面清单的有效供给,在强化“不能做什么”的同时着力解决“应当做什么”的问题。

靳铭: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反腐败斗争只有进行时,必须继续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要特别关注新形势下反腐败斗争的新特点,严字当头,力度不减,节奏不变。要继续完善制度体系建设。持续推进党纪法规的构建,逐步建立起刚性的制度约束、严格的制度执行、强有力的监督检查、严厉的惩戒机制,扎紧制度笼子,完善不能腐的制度体系。要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通过制度化、常态化的干部教育与学习活动,使党员领导干部自觉加强党性锻炼,正心修身,始终守住为政之本。

戴焰军:需要在已取得的成就基础上解决治本的问题,也就是要建立健全“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

不敢腐,要在权力的监督和腐败的惩处方面下功夫,要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在监督下运行。不能腐,要在权力的制约和管理上下功夫,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保证权力不被滥用。不想腐,需要建立一种有利于党员干部产生不想腐的正面思想动机的整体制度环境。这种体制机制的建立,重点是干部的选拔任用、考核评价制度,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制度,保证党内健康政治生态的相关制度、党员干部常态化的管理教育制度。

5、将全面从严治党推向纵深

主持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作风问题,核心是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根本是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一年一个样,五年大变样。请您结合工作和生活,谈一谈看到和感受到的变化。

季正聚:党风廉政建设通过标本兼治,激浊扬清,出现了气象更新、清风拂面、持续向好的良好局面。从街头巷尾闲谈,到茶余饭后聊天,人民群众对全面从严治党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有目共睹,给予很高的评价。从干部作风来看,有了根本性的好转,“四风”问题得到根本遏制。更多改革成果和发展红利惠及百姓。以前老百姓所反映的一些基层干部“吃拿卡要”和“雁过拔毛”式腐败问题得到根本性的扭转。

戴焰军:5年来,党的作风建设的确出现了很多新的气象,最明显的是过去长期得不到有效治理的、群众反映强烈的一些不良作风得到有效遏制。更值得注意的是,5年中,不少党员干部对中央关于作风建设的很多要求,明显经历了一个从不适应到逐步适应,再到慢慢变成自觉行动的过程。这样的变化,对于党的作风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另外,5年来,不断加强作风和纪律教育,党员干部的纪律观念、规矩意识明显增强。

高波:从身边人、身边事,可以看到很多明显的变化。比如以下这“三新”现象:

“新提法”多了。与“八项规定”这个新词热词一样,“三转”“两个责任”“两个全覆盖”“四种形态”等等,这些新概念新提法日渐深入人心,迎来了党风政风社风民风的可喜变化,也同步见证了党群干群关系的深刻变化。

“新大片”火了。所谓“新大片”,就是以《永远在路上》《巡视利剑》等为代表的正风反腐主题电视片,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这些“新大片”的火爆,从一个侧面说明这场新时期的正风反腐渐入佳境,赢得党心民心。

“新规矩”落地了。比如,以前的“几十个制度,管不住一张嘴”的问题,基本得到遏制。很多地方推行了“全天禁酒令”,而且都得到了很好的执行。这说明符合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新制度新规矩落地生根,人们对新风正气的归属感、获得感在不断增加。

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在以贯彻落实八项规定精神为指针所带来的五年大变样的背后,说到底是人心的变化、人民的“点赞”,是广大党员群众对党中央将全面从严治党推向纵深的衷心拥护,也是对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更大进步的信心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