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三位一体的思政教学体系

2月17日,以“学习贯彻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在改进中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题的研讨会在安徽芜湖举行。与会学者围绕如何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如何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效果等议题展开研讨。

与会学者认为,要实现在改进中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教学观念,把教育教学的重心下移,在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等方面下功夫,在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方面寻找突破口;其次,要探索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素养课程、专业课程三位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体系,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形成协同效应,从而实现从“思政课程”主渠道育人,向“课程思政”立体化育人的创造性转化。

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

“要贯彻落实高校‘立德树人’的宗旨,必须把立德树人贯穿于高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张雷声表示,要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立德树人,把教学方法的创新与教学内容的改革统一起来,实现知行和知德合一、方法与任务的统一。

针对如何将立德树人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高德毅介绍了上海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德育)改革的经验。他提出,上海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始终坚持“学科德育”的核心理念,即把德育的核心内容有机分解到每一门课程,充分体现每一门课程的育人功能、每一位教师的育人责任。而“课程思政”是学科德育在高校阶段的进一步延伸。

所谓“课程思政”不是增开一门课,也不是增设一项活动,而是强调所有课程必须具备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教学目标,所有教师肩负育人职责,注重在价值传播中凝聚知识底蕴,在知识传播中强调价值引领,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和改革的各环节、各方面。

高德毅认为,要牢牢把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核心课程地位,同时充分发挥其他所有课程的育人价值,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价值教育使命,凸显综合素养课程价值引领功能,注重专业课程价值渗透作用,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素养课程、专业课程三位一体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

对此,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执行院长孙熙国表示认同。他认为,要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必须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而要用好这个主渠道,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种好自家田地、练好自家内功、打造课程体系、关注生活实践、引领时代未来。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王习胜则提出,高等教育“立德树人”,必须抓住“思想”问题这个重点,要用教育者的“思想”深度支撑工作中的“政治”高度。

在互动中提升思政课的亲和力

“提升高校思政课的教育教学效果,首先要找准问题。”武汉大学党委副书记骆郁廷认为,当前高校思政课的教育教学存在问题导向与理论逻辑、知识传播与价值引领、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传统方式与现代载体等之间的矛盾,有效化解这些矛盾是提升思政课教育教学效果的必要工作。

针对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矛盾,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纪亚光表示,提升高校思政课的效果要聚焦师生互动,既要凸显教师的主导性,也要凸显学生的主体性。教师要在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中,在回应疑点和热点中体现主导性;学生则可以在思政课的课堂延伸,特别是在社团活动和校园文化建设中彰显他们的主体性。

与会学者表示,高校思政课不仅要把握好课堂教学,还要下功夫开展好第二课堂等课外工作,要实现课上课下、线上线下的联合互动,将对学生集体的“面”上教育与对学生个体“点”的引导结合起来,从而让学生感受到思政课教师是可亲、可爱的。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可信、可敬的认识,着实提升思政课的亲和力和针对性。

“思政课要针对大学生的思想问题释疑解惑,要回应大学生最迫切的现实关切。而要让思政课‘活’起来,必须将思想政治工作的传统优势与现代信息技术进行高度整合。”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佘双好围绕如何提升思政课的亲和力补充道。

会议由《思想理论教育导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编辑部主办,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

记者 吴楠 通讯员 王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