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姝满:工业遗产,老树新枝更著花

这个经历了一轮甲子的钢铁企业,以铮铮筋骨浇铸了城市之精魂,随着“厂区”到“景区”的转型,这棵根深叶茂的老树不但焕发了新的枝叶,还将开出绚丽花朵。

2023年2月21日,一个平常的工作日,武钢文化旅游区开门迎客了。

“新中国钢铁长子在这里诞生”。这位“长子”在武汉出生,在长江的涛声中成长,“长子”之“长”,代表的不仅是沉甸甸的岁月,更是沉甸甸的责任。这位“长子”属于新中国,属于中国人民。关于它的记忆,深深嵌入这座城市,也深深嵌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辉煌的奋斗历程。

从武钢到武汉,它们所身披的荣耀,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坚实的工业足迹、厚重的工业底盘。这份厚重,遥接随汉口开埠而起的机器工业和实业,近承新中国成立后首批国家重点工业项目的落户,衔接改革开放以来这座城市热潮涌动的工业化进程。对于武汉来说,武钢工业遗产烙刻的时代印记,记录着那个年代干事创业、钢铁报国的光荣与梦想,见证着我国钢铁事业从弱小到强大的发展历程。这个经历了一轮甲子的钢铁企业,以铮铮筋骨浇铸了城市之精魂,2021年,武钢一号高炉入选第五批国家工业遗产,随着“厂区”到“景区”的转型,这棵根深叶茂的老树不但焕发了新的枝叶,还将开出绚丽花朵。

今天的武钢,智能化改造带动产业转型升级,已正式跨入5G时代。一些老厂房、老工业区从风雨中走来,曾经热火朝天的劳动场景虽已不再,但它留下的并非无声无言的冰冷巨物,而是一幕幕鲜活生动的历史片段,是可触碰、可感知的历史实物。随着文化旅游区的开幕,相关场地、设备的功能发生了“蝶变”,激活沉睡的它们,如同翻开历史的活页,把城市的根脉留住,交给更好的未来。

工业遗产的“老树新芽”,也考验着城市的治理智慧。看国内,江西景德镇的老瓷厂化身为陶溪川文创街区;上海杨浦废弃的旧仓库成了网红美术馆;北京首钢园,3号高炉变身多功能秀场、老电厂改造为酒店,还有在北京冬奥会滑雪大跳台上,高大雄伟的冷却塔,成为令世界惊叹的“最佳背景”。看国际,德国鲁尔工业区、意大利都灵工业遗址、英国铁桥峡谷的改造,都留下了工业遗产焕发青春的经典案例。对工业遗产的整体性保护,需要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既要守住其历史文化根脉,又要赋予它新的生机,依托热气腾腾的互动与交流,不断迸发出创新创造的火花。

武汉工业遗产众多,在不远的未来,我们希望它们不只是被当作“拍照打卡”的背景、休闲娱乐的场所,更要带着新生的活力生机,重新进入城市的“时间轴”“发展轴”,进入人们的“生活史”“精神史”,与城市一道,继续拔节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