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曼诗:将心比心才能传递信心

近日,本报报道的《老板集中隔离,城管顶岗卖蟹》的故事引发关注。螃蟹批发店店主因密接被集中隔离,新到的800斤鲜活螃蟹该怎么办?城管和社区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安排对店铺进行环境采样和消杀,还客串老板卖螃蟹,店内螃蟹全部售罄,货款也分文不少地交到店主手中。

一边是积极配合疫情防控,一边是迫在眉睫的生计问题。“你们安心去隔离,螃蟹的事情交给我们,一定把损失降到最低。”言简意赅的承诺,脚踏实地的落实,体现了党员干部质朴的责任担当。常态化疫情防控期间,是简单粗暴、生硬冷漠,还是亲切热情、真诚关心,效果高下立判。病毒是冰冷的,但人心是热乎的。倾听群众的呼声,才能将心比心;贴心服务群众,才能以心换心。疫情防控中的回应,要接地气、鼓士气,就不能只“踏步”而不动步,只“秀声”而不现身。只有及时回应群众的诉求和呼声,做好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服务保障,让群众有问题能找到人、找对人,切实满足疫情处置期间群众基本生活需求,尽力维护正常生产生活秩序,才能在疫情防控的大考中传递信心、传递力量,得到更多的理解和支持。

防疫要人性化,需要俯下身倾听每一个细微个体的声音。无论是常态化疫情防控,还是疫情散发下局部应急处置,都要面对千差万别的群众呼声。尤其是在封控期间,平时的小问题,往往也会成为大困难。外出看病就医怎么办?缺少米面油肉等食品怎么办?遛狗怎么办?孩子长期网课学习效果不佳怎么办?出现情绪问题怎么办?回答群众的每一个问号,每一次求助,需要耐心和暖心,更需要传递信心。唯有将心比心,才能真正做到精准化防控中的守望互助,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切实保障。

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虽宏大,也细小。为民办事,不论轻重大小,首先都要做到把群众的事放在心中,把群众的急难愁盼记在心里。无论是疫情下的保供应,还是到抗疫任务最繁重的地方去守一线,以群众的呼声为第一号令,互帮互助共渡难关,就能为疫情防控多注入一份安心,多传递一份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