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代表风采 | 张莉:帮助农民致富的“稻田守望者”

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湖北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推出《党代表风采》,聚焦工作在湖北一线的二十大党代表,一起听听他们坚守初心、践行使命、踔厉奋发的生动故事。

党代表风采

讲述人:党的二十大代表 荆州市荆州区农业科技服务中心农艺师 张莉

我叫张莉,是一名农艺师,从事植保工作18年了。对我来说,让田间地头的秧苗健康长大、农民的劳作强度逐渐降低,就是我努力的方向。

秉持为农之心

踏遍田亩沟渠

22年前,我在荆州区水利局长湖管理段、荆州区农委办公室担任打字员,风吹不着、雨淋不着,但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的我,对农民有一种自然纯真的情感,对乡村有着美好的期待和向往。所以,在工作之余,我常跟着单位里的老专家下乡,看着他们熟练地进行着水稻病虫害防治、优质品种筛选、先进农业机械推广的工作,我的一颗为农之心再次萌动了。

人常说:隔行如隔山,从打字员到农艺师,转行谈何容易呢?但21岁的我没有丝毫犹豫,选择从荆州区长湖管理段办公室,调至区植物保护站从事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由原来在综合办搞管理、搞服务一下子转换到了业务单位做专业,这种跨越式的转向让我比别人工作起来要更加吃力。我学着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笔记录,我始终牢记:实践是最好的老师,到田间地头去,到一线去。每次下乡,我基本上都是“扎”在稻田里,胳膊上腿上都是划痕。几年间,我跑遍了荆州区85个行政村,终于从一个不懂农业的懵懂青年,变成了一个真正的农艺师。

为作物“把脉”

为农民“开方”

我至今还记得自己第一次独立研判水稻病虫害的情况。2008年,我接到向国富的求助电话,赶紧带着农技人员赶到现场,看到成片被“一代二化螟”幼虫啃食过的水稻,我的心一紧,如果控制不好,200多亩水稻可就要绝收了。

向国富问我:“明明已经打了农药,可为啥还是长虫?”声音里掩饰不住的焦急。我赶紧蹲下,仔细察看水稻上的虫子,我反复思索,得出“幼虫产生抗药性,需要更换农药”的结论,后来其他专家的判断验证了我的结论。通过更换农药,虫害得到了有效控制。

我热爱这片土地,喜欢去一线,只有自己来田垄上走一走,才能听取农民心声。时间久了,听说他们给我起了很多外号,“庄稼医生”“土专家”“稻田守望者”之类的,让我感到光荣,也深知这是一份不可懈怠的责任。我希望用我的眼睛,为作物“把脉” “开方”,为农户解决在种植、管理中碰到的问题;更希望在实验室和农田,专家和农民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当好乡村振兴路上的“追梦人”。

用科技为农业保驾护航

成为农艺师后,我经历得更多。夏天酷热难耐,又恰好是水稻病虫害防治季节,农民背着厚重的喷雾器打着赤脚步履艰辛地在田间施药,不仅辛苦,还时常引发安全事故。我更加坚定要引进新的防治器械,改变农民防病治虫难的决心。

有一次,我和荆州区的农业市场主体负责人一起观摩无人机喷洒农药,这种方式既能降低农民的劳作强度,还能提高施药的安全性和均匀性。可是面对超过12万元的售价,大家都犹豫了。不止他们,我也觉得这样的价格,又有多少人能负担得起呢?

为了减轻农场的负担,我协调相关部门,为农场争取农机补贴。如今,荆州区13个农业市场主体已经拥有70多架无人机。不仅如此,经过不断地创新探索,我们创建了“农药械企业+专业化防治组织+合作社+农户”共建示范模式,联合开展推广绿色植保新技术集成应用,全区拥有自走式喷杆喷雾器40台,牵引式高效植保机械272台,全区高效植保机械化率达68%以上。

越来越多农户体会到农业发展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前一个人一年种两三亩地,现在30个人,一年能种三五百亩地;以前一亩地产值一到两千元,现在可能三到四千元。

今年是我从事植保工作的第18年,也是我入党的第20年。被推选成为党的二十大代表,是我做梦也想不到的事。如今,既然梦已成真,我会时刻冲锋在前,为老百姓遮风挡雨;也会当好农业科技成果落地的执行者,助推乡村振兴、带领农民致富,为农业强国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