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功虎:使民心热起来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党员干部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下基层是切入点,暖民心是落脚点,就是要把工作做在群众心坎上,把好事实事办出温度,最终使民心暖起来、热起来。

“暖民心”与“送温暖”有所不同。“送温暖”是关心基层困难群众和弱势群体的一种年节性活动,主要形式是发送慰问金、食品、衣物和其他物资。而“暖民心”是要变年节性送温暖为常态化排忧解难的机制,要求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零距离接触、心贴心沟通、面对面交流,从方方面面真正和群众打成一片。

现代城市社区是一个“陌生人社会”,同一个社区中,不同单位、职业甚至来自不同地域的人们,相互之间怎样才能不冷漠、疏离?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干部与群众的关系怎样避免隔膜、缺少联系等情况,始终做到心贴心、心连心?

党员干部下基层之所以要把“暖民心”作为落脚点,就是不能满足于、止步于办事情,还要通过办事情、解决问题的过程,既密切群众之间的关系,增进群众之间的情感,也更加密切干群关系,不断增进干群感情。

“热”,是一种温度表达,一种情感状态,也是一种热烈主动的精神状态、干事状态。“干部干,群众看”当然不能算是热,但使民心热起来,党员干部首先要解决自身热不热的问题。党员干部下基层既要“身入”又要“心到”,既要干起来还要带着感情干,倾听群众愿望呼声,把群众急难愁盼一件件解决落实。

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体,从来不是被动、等待的客体。党员干部下基层,基层社会治理,要充分尊重和发挥群众主体性、主动性,以党建引领,使广大群众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的周围,大家的事情大家同心同德一起干,形成人人尽心出力的热烈局面。

聚民心、暖民心、筑同心,我们的制度优势在社会各层面各环节就会释放更强大能量,整个社会就越加呈现蓬勃向上、生机盎然的民心振奋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