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姝满:科普也能“云”一点

“生物进化有哪些秘密?”“海水为何灭不掉海底火山的火?”最近,多位中国科学院院士,通过视频、直播等形式进行“云科普”,成为科普领域的新“网红”。

为什么院士们愿意在繁忙的科研工作之余,做起“云科普”?数字化技术手段让科普“活起来”“炫起来”,便捷化的操作以及沉浸式的体验,更大大拉近了人们与科学研究的距离。网络空间已经成为科普工作的重要阵地。科普与互联网碰撞,改变的不仅是传播方式,更是科普传播理念的转型升级。随着科普手段更加丰富,科普知识传播进入快车道,专业性、趣味性、互动性、普惠性也得以进一步提升。

前不久,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坚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做好全民科普,强化全社会科普责任,传播科学常识、提升科学素养、涵养科学精神,在大力倡导全民创新的当下尤为迫切。

一个社交账号、一台手机,许多专业人士都可以成为科普红人。数字时代为科普工作提供了新平台,另一方面也为一些不靠谱的科学流言、谣言提供了传播渠道。要让这些“伪科学”没有生存土壤,不仅需要院士这样的“大师输出”,也需要各个领域的普通专业人士来积极参与。同济大学退休教授吴於人,凭借硬核的物理知识与生动讲解走红网络;山东济宁退休教师王广杰的线上直播物理课,也引来数十万网友“追更”。从灌输说教到关注大众的科普需求,从一本正经到做得有趣,“云科普”以平等视角让科学知识实现了共享,每一次引发社会普遍关注的自然现象、公共事件等,都是一次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的良好契机。

做好科普工作,不能只是“单打独斗”,必须动员全社会参与进来。社会多元主体力量的加入,搭建的是整个科普工作的社会基础。时代在变化,科普的形式也在变化,但科普工作的价值底色没有变。期待更多院士、专家、老师、各行各业的行家里手走到科普传播一线,用生动有趣的科普满足公众的知识渴求,让更多高质量的科普抵达大众,唤醒更多好奇心,推动形成热爱科学、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