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曼诗:抢抓时机“借”甘霖

湖北持续晴热高温天气,干旱一时仍得不到有效缓解,给经济社会发展、群众生产生活和生态安全造成严重影响。连日来,省气象部门抢抓有利时机,继续开展地面和飞机人工增雨作业缓解旱情。据了解,从8月15日至25日,全省共实施飞机人工增雨作业15架次,开展地面人工增雨作业326次。“这是这么多年来频次最高、规模最大的人工增雨作业。”

抢抓天时,以解大地之渴。人工增雨,也就是“向天要水”,是在有利于降水的天气条件下,采取人工干预的方式,在自然降雨之外再增加部分降雨的一种科学手段。今年遭遇罕见旱情,干渴大地呼唤着雨水的滋润。丰收在即,中稻、夏玉米等农作物需要雨水灌溉;天干物燥,消防安全风险加大,尚未扑灭的重庆山火令人揪心,也给持续高温干旱的各地都敲响了警钟。在这个关键点,开展大规模的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为解决干旱区域内人畜饮水、工农业生产和生态用水需求,保秋粮丰收提供坚实保障。

向天“借”甘霖,要立足实际,尊重科学。人工影响天气不等于“呼风唤雨”,是影响天气而非创造天气。由于人工增雨的基本原理,意味着成功的增雨作业,必须先抓住大气运动自然形成的降雨过程时机。气象部门只能增雨,而不能在烈日下凭空降雨。假如云层是块富含水分的湿润海绵,人工增雨是试着从中挤出更多水分。富含水汽的冷云,是降水的首要条件,也是人为无法制造的“天时”。起决定作用的依然是大自然,人为干预只能是助一把力,在自然降雨的同时,借助人工增雨再挤一把,才可能降下更多雨水。

与时间赛跑,需要时刻准备。严重气象干旱的背景下,抓住每一次有利天气进行人工增雨,势在必行。每一次极力捕捉增雨条件的作业过程,都充满风险挑战。天空中,人工增雨对飞行要求极高,要往云顶甚至云层里钻,对流越强,增雨效果就越好;地面上,火箭弹不是想何时打就何时打,也不是想打哪里就能打哪里,从申请批准到最终发射,一环扣一环,一旦发现有利条件,既要快,更要准,才能精准出击,在被动中赢得主动。

目前,湖北已紧急下拨人工增雨抗旱专项经费500万元,各地应密切关注天气情况,因地制宜,抢抓天时,人工增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