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久雨: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马克思主义逻辑

“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首次提到的重大命题。在《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中再次明确,“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1]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发展,是科学社会主义思想蕴含的文明价值的时代表现,是人类文明发展史的现代化新成果。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国共产党的重大理论创新,深刻阐释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视域下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视域下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人类社会的历史,本质上是一部文明发展的历史。文明是人类在历史发展中创造出的各类成果的总和,囊括人类一切的发明和创造,它是伴随人的存在和人类社会的出现而产生的属人性创造,是社会历史的核心要义。文明的存在离不开人和人类社会。

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蕴含着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发展逻辑。在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划分基础上,马克思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提到了有关“五种所有制形式”的构想,即按照生产关系划分为部落所有制、古代公社所有制、封建主义所有制、资本主义所有制和共产主义所有制。恩格斯后来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指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五个阶段,即建立在生产力发展基础上的原始氏族社会形态到共产主义社会的更替演变。在阐明社会发展规律后,马克思、恩格斯阐发了“文明”是一个时代性的概念,并且认为文明受到了物质生产方式的制约。在马克思看来,“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2]文明和一定的社会历史阶段相关,一定的社会历史阶段又源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文明的一切进步,或者换句话说,社会生产力(也可以说劳动本身的生产力)的任何增长,——例如科学、发明、劳动的分工和结合、交通工具的改善、世界市场的开辟、机器等等”[3],因此,人类文明本质上是由一定的社会形态代表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助推的。

唯物史观视域下,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为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发展的理论依据。从本质上讲,中国式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是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现代化,是代表着更为先进的生产力水平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人类历史演进的文明形态,本质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从社会发展规律来看是较人类阶级社会的文明更为先进的文明创造,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文明价值意义,回应并打破了“历史终结论”“价值一元论”“文明冲突论”,实现了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性超越。

马克思主义文明理论视域下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马克思主义文明理论视域下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马克思、恩格斯对文明的理解,同人类生产力紧密相连。文明无非是反映生产力的发展带来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进步的标识。在马克思主义文明范式的话语中,文明是一个历史性的概念,表征着社会主义文明终将代替资本主义文明的历史必然性。

马克思主义文明理论蕴含着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范式逻辑。人类文明是历史演进的客观现象,遵循从简单到复杂、低级到高级、落后到先进的发展规律,是同人类社会历史辩证统一的。人类文明自奴隶社会发轫后,经历了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特别是在资本主义这一历史时期,人类文明以喷涌之势呈现出比前两个时代累积起来还要丰厚的文明成果。马克思、恩格斯既肯定了资本主义文明的先进所在,也揭示了未来一种“更高级的形态”加以替代的文明走向。这是因为他们坚持唯物史观的基本立场,掌握了历史发展同推动文明跃迁之间的内在联系。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的文明形态,终究是不合理和不公平的,文明被异化为巩固私有制的手段,文明的创造者被异化为私有制剥削的对象,人类难以真正成为文明的主人。马克思、恩格斯正是基于此,在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剖析中,分析其所孕育出的文明形态,发现了这一文明内部的诸多矛盾,揭露了它的私有制本质,在批判中阐释了未来的文明形态必定是打破阶级对立、人人享有、高度发达的文明形态,指明了资本主义文明将被社会主义文明所替代。

社会主义文明距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发展历程,在实践中不断尝试构建属于自己的文明体系。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是构建社会主义文明话语体系的积极探索,是马克思主义文明理论学说在中国的创造性实践。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立足五大文明协调发展,重视人与人合作共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社会共同进步,在文明实践中实现主体和客体的有机统一,擘画了新型的文明范式。

马克思主义需要理论视域下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马克思主义需要理论视域下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人类从蒙昧时代和野蛮时代进入到文明时代,经历了百万年的更迭。百万年中,原始的生产方式决定了人类通过石器进行粗放的、直接的劳动创造,进而满足个体及群体生存的需要。自人类进入文明时代开始,开辟了历史的新纪元。伴随生产力的进步,劳动分工与城乡分离的出现,导致人不再满足于简单的生存需要,慢慢衍生出发展需要和享受需要。人的需要进一步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也推动了文明的进步,阶级、私有制和国家的产生,标志着人类文明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马克思主义认为,需要是人的本质,这构成了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价值逻辑。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讲道,“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4]生存需要是人类最基本的需要,是人实践活动的起点。需要成为人的发展的本源力量,给人持续的激励作用。“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而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5],这表现在不光是物质上的需要,更多的是精神上的要求,因此要创造出丰富的精神文化产品来不断满足人的新的需要。在《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手稿)》中,马克思根据社会关系和人的需要将人的发展划分为“人的依赖关系”“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从属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6]。最终,在人的自由个性得到全面发展后,也印证了人的需要的充分满足。需要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自由全面发展不仅是人物质生活方面的满足,也侧重于精神生活的富裕,这也进一步表明了文明对人的需要和自由个性的重要价值。

在人类上万年的历史长河中,诞生了许多文明形态,然而,阶级社会中的人类文明无一不带有阶级性和私有制的属性,并非把人的需要作为价值目标,而在本质上讲是为维护统治阶级统治,通过精神上的控制来达到巩固政权的目的。中国共产党科学把握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带领中国人民开辟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将人的主体性置于现代化和文明的中心位置。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文明形态,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把人的需要作为文明发展的价值尺度,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的。

(作者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武汉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