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约经典 传承文脉” 潼口村小学留守少年会唱《襄阳歌》啦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
  习近平2022年5月27日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

(《徵调曲》 庾信)

小暑。

襄城区欧庙镇潼口村小学放暑假了,阳光斑驳的教学楼长廊上已经看不到奔跑欢笑的学生。一楼的教师办公室,却传来阵阵孩子们稚嫩的唱歌声,伴随着轻柔悦耳的电子琴声。

推开门,讲台下整整齐齐坐着十几名孩子,襄阳市传统文化教育研究会的袁老师一边灵活地按着琴键,一边侧耳细听孩子们的发音。

这是襄阳市社科联支持社会组织实施“‘襄’约经典 传承文脉”项目的场景之一。

全市党员干部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启动以来,襄阳市社科联在对主管的社科类社会组织进行综合研判后,紧贴市委中心工作需要,积极回应基层群众需求,启动了“‘襄’约经典 传承文脉”公益项目,并和志愿服务者专业素质较高、社会反响良好的襄阳市传统文化教育研究会共同策划了“潼口村小学留守少年人文艺术素养提升”青少年思政实践活动。襄阳市传统文化教育研究会易波为李白脍炙人口的《襄阳歌》谱曲,该会志愿者袁老师负责潼口村小学留守少年的音乐教学。通过“歌咏”这种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方式,普及“襄阳元素”古诗词,提升农村学生人文素养。

由于几乎没有任何音乐基础,孩子们不懂得什么是音准、节奏,一开口就是“大白嗓”。但这一点都不妨碍大家学习音乐的激情和袁老师的耐心,一段手忙脚乱的网红曲《孤勇者》后,启动了新一天的学习。孩子们随着老师的手势和电子琴伴奏,轻轻打着节奏,慢慢沉浸在《襄阳歌》优美的旋律中。

襄阳小儿齐拍手 拦街争唱《白铜鞮》

小怡的爸爸妈妈都在外地打工,下周就要去湖南看妈妈。小姑娘很细致,《襄阳歌》曲谱纸上不认识的字都备注了拼音。她说,想赶紧学会《襄阳歌》唱给爸爸妈妈听。希望爸爸妈妈回来工作,一家人早日团聚。

孩子们说,长大了去外地上学,一定要给朋友们唱《襄阳歌》。遥看汉水鸭头绿,恰似葡萄初酦醅。我的家乡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