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功虎:与时俱进看待自身优势

在大的战略格局中找准目标定位,要辩证地、与时俱进地看待自身优势。

武汉发展条件优势鲜明。从交通区位来说,武汉地处全国经济地理的几何中心,江湖交汇,交通通达,区位禀赋优异;从创新资源来说,武汉高校和科研院所林立,科教人才资源富集;从产业来说,武汉作为制造业重镇,在联合国产业分类划分的41个工业大类中,武汉涵盖其中的38个,产业门类基本齐全。无论是历史积淀、文化特质还是自然资源,放眼全国乃至全世界,武汉的先天条件都得天独厚。

传统优势不是一成不变的,总在动态变化中。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换言之,就是要充分发挥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发展方式发生重大变革,武汉不仅是全国经济地理中心,还将在东西联动、南北协调等方面发挥桥梁纽带功能,在促进区域资本、人才、技术、信息等要素流动和配置中发挥关键作用,传统优势将迎来新的激活。

我们还要看到自身所具有的先发优势。过去,我们总是习惯于“跟跑”沿海先进地区,往往把自己放在“海洋—沿海—内陆”产业发展的梯度格局中,摆在后发者的位置上。现在,随着国家先进生产力在武汉相继布局,我们的一些产业发展已经具有引领性,可称世界级,放在全国乃至全球都毫不逊色,我们要有这个自信。在新发展格局下,武汉将实现全国发展队列的转换,由“沿海后队”变成新时代内陆发展的“前队”。

在优势面前,我们要警惕两种心态。一种是躺在优势上沾沾自喜。基础优势只是城市发展的必要条件,并非充分条件。条件再好,还得人努力,小富即安要不得,守成思想要不得,滋长优越感、骄傲心理更要不得。优势条件如果不充分转化成发展动力和现实生产力,就只是静态资源、一种有利之势,有利之势不等于发展本身。

另一种心态是“只看到优势,看不到不足”。所谓不足,一方面是与先进地区相比,与我们高远目标相比的距离,另一方面是自身优势所能激发、释放的生产力当量和发展能级的巨大潜力。我们要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结合,多一些主观能动性,多一些“坐不住”的紧迫感。

在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中当先锋、打头阵、做主力军,既需要强大的发展实力,也需要强大的带动力。这要求我们深入认识优势,充分发挥优势,把交通区位、科教人才、产业基础等优势真正转化为发展优势,变成现实生产力,一座举足轻重的城市必将为国家发展大局担当更大使命、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