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天明:马克思社会理论的批判性及其深意

按照惯常的学术认识,古典社会学总体具有广阔的学术视野和远大的理论追求,对人类道德议题的关注一直居于核心地位,它们在一般社会学尤其是社会学理论的发展过程中扮演着十分主要的角色,马克思自然不能被排除在外。英国观念史学家以赛亚·柏林(Isaiah Berlin,1909—1997)认为,没有任何一位19世纪的思想家能与马克思一样对人类产生过如此直接、透彻和深远的影响。

虽然,马克思和韦伯进行学术研究的原初动机,都在于看到了人类社会的实践问题,并都以此出发对当代的生活方式提出了整体性的质疑,而且这个质疑都指向于“资本主义”,都对资本主义做出了批判性的分析,但有别于马克斯·韦伯关注于对整个人类“尊严”的拯救,马克思则主要将关注的对象集中于无产阶级并在此基础上关注的是人类的解放,他的社会理论致力于对资本主义社会的问题进行“疗治”,而这种“疗治”是通过其批判的途径来实现的。

对于马克思而言,资本主义是一种普遍而必须加以革命的“自我异化”,资本主义的“非理性”是通过将本该理性的人的扭曲而变为非人、变得失去人性化而得到应证的。正因为有了这样的认识,马克思将他毕生的精力都聚焦于对民众利益的研究上,他尖锐的论点总是铭刻在他自己及信奉者的脑中,他活跃、强大而理智的头脑对不公平的现实有着敏锐的感知。他和恩格斯毫不掩饰地指出:资产阶级“把宗教虔诚、骑士热忱、小市民伤感这些情感的神圣发作,淹没在利己主义打算的冰水之中。它把人的尊严变成了交换价值,用一种没有良心的贸易自由代替了无数特许的和自力挣得的自由。总而言之,它用公开的、无耻的、直接的、露骨的剥削代替了由宗教幻想和政治幻想掩盖着的剥削”。这一具有鲜明倾向的实践性和政治性的宣言,使得再没有任何现代政治运动或事业,在文采或力量方面可以大胆地声称能胜过《共产党宣言》,这部作品也就成为具有极大威慑力的经典文献。即便在形式上,它也是大胆而引人入胜的“战斗檄文”,其中的大部分以散文形式呈现的伟大的革命赞歌式的激情,时至今日影响力依然巨大无比。

在马克思看来,资本主义最大的问题在于,它的生产方式统治和扭曲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方式,因而,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就在于重新建立支配他们相互交往的方式,而这必须以改变现有的资本主义制度为前提。以此来看,马克思试图实现的“人性化的”解放这一最终目标,绝对不是法律意义上的,而是追求一种真正的人道主义。

从资本主义的整个形貌出发就会发现,虽然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在表面上看起来是为人类生存而存在,但实际上,它只是为资产阶级而生存,这样的社会必然导致对人的异化。要消除人的异化,只有对个体人的政治和经济的解放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涉及到“人类”的解放。正是在这一点上,马克思和费尔巴哈之间就有了明显的不同。

马克思认为,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生产关系才是人与人之间的最本质的关系,宗教只能根源于社会本身的矛盾,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自然是物质生产发展的历史。马克思对现代经济、社会和政治的批判,总是指向于人的异化这一核心。这一问题的经济表达是“商品及其世界”,政治的表达是“社会”和“国家”之间的矛盾,而它的直接社会表达则是“无产阶级”的存在。从人的类本质角度来分析,不管是有产阶级还是无产阶级,他们所代表的都是人与他自身的陌生化。无产阶级作为被迫异化了自身、将自身像商品一样外化出去的阶级,如果能自觉意识到自己的一切都被剥夺了,他们就会发展起一种阶级意识和批判的革命意识,就会通过努力抗争以克服既有异化。无产阶级除非同时解放整个社会中的其他人,否则将无法实现自我解放。在资本主义社会里,无产阶级是自我异化最为严重的阶级,只是一个具有人格的“商品”而已,只能以“商品”的形式表现着自己的存在,因此,无产阶级就是社会问题的核心。这样,本应单纯的经济问题就成为“政治经济”问题,也成为人的生存经济和人们对于这种生存经济的阶级意识和人类意识。

接下来要思考的是,马克思为什么要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批判?我们认为,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和马克思社会理论的功能相结合。应该指出,马克思理论的社会批判性具有科学的阐释功能和意义深远的建构功能。马克思社会批判的方法论既是肯定性与否定性的统一,更是批判性与建构性的统一,不应该简单地认为,马克思社会理论的批判性是其最终目的,更需要明确地认识到马克思社会理论的建构性,该理论总是希望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和建构新的、更加合理和公正的世界。

有人指责马克思主义将世间万物都归结于经济因素,所以它不过是经济决定论的一种表现形式。事实上,从某种意义上说,很少有人能对“一切现象都是经济现象”这个再明显不过的事实提出异议。马克思强调物质生产的极端重要性,不仅仅是因为没有物质生产就没有现代文明,更是因为物质生产的过程、生产的性质和生产的结果将最终决定文明的发展过程和基本性质。当“为生产而生产”成为一个社会的信条时,这个社会对于“生产”的理解必然是片面和狭隘的,人类的自我实现也将无从谈起,而马克思对“生产”概念的理解要宽泛得多。同样是“生产”,在资本主义社会里是一个纯粹经济意义上的概念,而在马克思看来,“生产”本身远远超出了单纯的经济范围,包括一切创造性或艺术性的人类活动。所以,马克思虽然关注经济问题,但并不意味着他简单地痴迷于经济问题,在他所期待的世界里,经济活动将不会再占据我们如此多的时间和精力。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才会关注人类的发展和享受,关注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在他看来,美好社会不是工作而是休闲,“自我实现”也是一种“生产”,人类的自我实现才是我们的未来目标和高层次的追求,但这种生产并不应该建立在强迫的基础之上。

可见,马克思理论的批判性的深意在于为了一种更高层次上的秩序化社会的建构。理解了这一逻辑,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马克思的思想理论源于那个时代又超越了那个时代,既是那个时代精神的精华又是整个人类精神的精华”;也才能更好地理解,为什么“两个世纪过去了,人类社会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但马克思的名字依然在世界各地受到人们的尊敬,马克思的学说依然闪烁着耀眼的真理光芒!”

作者:岳天明(西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