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发表访问邢福义教授的长篇报道

湖北日报讯 文/图 记者韩晓玲 实习生 徐 思

人物名片:邢福义教授,1935年5月出生于海南岛乐东县黄流乡。华中师范大学现代汉语专业博士生导师,我省首届荆楚社科名家之一。主攻现代汉语语法学,也研究逻辑、修辞、文化语言学和相关的其他问题,在多个领域取得了开拓性的成果,一系列汉语研究理论在海内外产生重大影响,曾担任中国对外汉语学会会长、新加坡教育部华文教材海外顾问、省语言学会会长等。2001年起,被华中师范大学评聘为文科资深教授,终身任职。

华中师范大学语言研究所的墙上,悬挂着八字匾额:抬头是山,路在脚下。1981年,邢福义教授将这句座右铭书赠自己的第一届研究生,后来成为所训。他为记者解释其中的含义:“一个人的眼里要有山,又要不停地迈动双脚,一步一个脚印走下去。”

76岁的邢福义教授瞄准了一座更高的山:今年准备启动“全球华语语法研究”的大项目。他认为,过去研究汉语语法主要限定在国内,而现在国家发展越来越快,对世界影响越来越大,非常有必要在全世界范围里来研究华语使用的情况,从而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来看待汉语问题。“能用50年完成这个项目,就很了不起了,所以我们将分期分批进行研究。”邢福义教授说,在第一个5年中,研究团队计划拿出一本25万字至30万字的调查提纲,并形成5本书,包括中国的台湾卷和港澳卷、新加坡卷、马来西亚卷、美国卷,为今后几十年研究打下基础。

说起各种语言问题,邢福义教授侃侃而谈。谁能想到,这位语言大家的书桌上和枕头边总放着字典词典,生怕读错字、写错字和用错词。对此,邢福义教授坦率地说:“由于缺乏最基本的训练,几十年来我都在‘补课’。”

10岁以前的邢福义,由祖父教认字和读旧小说,又由母亲带着到处借书来读。直到日军投降后,家乡办起两个初小,学生按作文水平分年级,他被分到四年级。从此时算起,他一生只在正规学校念过10年书,最高学历是大专。

1954年9月,来到华中师范大学的中文专修科报到之后,从小喜欢美术的邢福义曾想转到美术专修科学习。可是有一次翻看《语文学习》,读到几篇讨论主宾语问题的文章,他对语言里存在那么神奇奥妙的规律大感惊讶,于是产生了浓厚兴趣。3年后毕业留系当助教,选择专业意向时,他毫不犹豫地填写了“汉语”——当时大家都不愿意搞的一门被认为十分枯燥的学科。

此后在多年的学术生涯中,邢福义教授一直用“抬头是山,路在脚下”来训勉自己,从而不断地改写“爬山纪录”:由助教越级晋升为副教授,继而擢为教授、博士生导师,终成享誉海内外的著名学者;1999年,在华中师大创建我国第一个以母语汉语为教学和研究对象的语言学系;相继主持多个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多次获奖;截至今年3月,发表大小文章450多篇,出版书籍50本(个人独著21本),其中超过六成是1990年以后的成果……

“汉语语言学缺少形成体系的理论和方法。这些年,学者们不断引进国外理论,促进了学科面貌的不断更新。”邢福义教授指出,今后仍要注重引进和介绍国外理论,但绝不能生搬硬套外国理论框架,然后塞进几个汉语例子来解释,而是必须中国化、本土化,坚持“研究植根于汉语泥土,理论生发于汉语事实”的学术追求。

邢福义教授一直强调汉语语言学发展要跟上时代步伐。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交叉与融合,是21世纪科学发展的总体走向,因此要努力改变传统汉语研究的纯人文状况,重视汉语研究特别是汉语语法研究与信息处理的“联姻”。

邢福义教授还强调语言是活的,随着时代不断发展。对于网络语言,他不仅持包容态度,而且认为它让语言变得鲜活起来,推动了语言发展。他举例说,以前上课时告诉学生,在汉语里面,兄弟姐妹之间可以说二哥、二姐,不能说一哥、一姐;可是后来,王楠和张怡宁都被称为乒坛“一姐”;现在,“一哥”、“一姐”的说法非常流行。这类语言在特定环境里有使用价值,而且显得新鲜活泼。

邢福义教授笑言:“语言学家不是语言警察,而是‘导游’。我们何必要限制网络语言的发展?这本来就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汉语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经过时间的考验,好的说法会保留下来,群众不接受的说法自然会被筛汰,用不着担心。”

近几年,经常有人问邢福义教授:“您现在最大的希望是什么?”他这么回答:“作为一个学者,我最大的希望是能够永远不断地自我超越;作为一个教师,我最大的希望是我的学生能够超过我自己,一个个都比我更会走路和爬山。”

邢福义教授深情地说:“如果到了那么一天,我没有力气了,坐在20米的高度上,听到上头大声地喊:先生,我们已经爬到了40米的高度!先生,我们已经爬到了60米的高度!那么,我会摸着白胡子欢快地笑:啊,他们上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