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 丹:让科研领域释放澎湃不息的活力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充分发挥以两院院士为代表的广大科学工作者的创造力,将人才资源转化为创新优势和发展优势,还需要我们进一步完善机制、筑牢平台,让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科技领军人才脱颖而出。

11月18日,2021年两院院士增选结果正式公布,湖北新增8位院士,其中最年轻的46岁。截至目前,湖北省两院院士已增至81人。

院士不仅是一种头衔,更代表着我国相关领域研究的水平,代表着我们在科技前沿奔跑的速度。一张张执着探索的面孔,构成了中国科技工作者的群像,形成了中国科技发展奔涌向前的力量。人们对院士高度关注,折射出社会对顶尖科技人才的敬仰,以及对以科技创新推动发展升级的渴望。

此次湖北新增院士,覆盖广泛的科研领域,诞生于不同的科研单位,年龄梯队更加完善,充分展示了湖北科研领域生生不息的活力。生命科学、高性能材料、地质研究、桥梁设计施工……这些领域在常人看来非常“高精尖”,却和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命健康等方面息息相关。从湖北院士们的科研成就,可以看到湖北在相关领域的研究实力和发展潜力。如武汉在桥梁设计建造上世界闻名,擦亮了“设计之都”的名片, 正是科技创新力转化成湖北发展力的鲜明例证之一。

这些年,湖北出台一系列鼓励科技创新、激发人才活力的举措,为科研机构、市场主体创造更肥沃的创新土壤,提供更自由、更宽松的创新氛围。既注重科创平台的打造,也着眼领军人才的培养;既鼓励“一鸣惊人”,又包容“十年不鸣”;既打破人才评价上的条条框框,又提倡让科技工作者“名利双收”。今年2月举行的全省科技创新大会上,湖北正式启动创建武汉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和湖北东湖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以东湖科学城为核心的光谷科创大走廊,挂牌七大湖北实验室。挺进“科技无人区”,增强原始创新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成为湖北科技创新矢志不渝的目标。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充分发挥以两院院士为代表的广大科学工作者的创造力,将人才资源转化为创新优势和发展优势,还需要我们进一步完善机制、筑牢平台。我们常说湖北是科教大省、人才大省,守着这座“富矿”,我们更有责任、有信心将之挖掘好、利用好。坚持创新不问出身,英雄不论出处的选人用人原则,破除唯帽子唯奖项唯学历唯论文的评价倾向,实行“揭榜挂帅”、“赛马”等制度,让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科技领军人才脱颖而出。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让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社会生活,从“书架”走到“货架”,破解科技创新中的难点,疏通科技成果转化的堵点,湖北依然任重道远。

科学家是稀缺资源,也是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核心推动力之一。倍加珍惜这样的资源,形成战略科学家成长梯队,对于科教大省湖北而言更是责无旁贷。切实解决好科技创新中的问题,持续提升科技创新策源能力,为我国科技自立自强贡献湖北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