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于泽:人心齐——这是党的伟力所在

随着党的百年华诞临近,中国大地一派热烈喜庆气氛。党的百年奋斗,让人民群众由衷地表达一个共同的心声:听党话、跟党走。中国共产党在14亿中国人民中的威望,全世界都看到了。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时,中国社会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就是社会一盘散沙、人心一盘散沙、国家一盘散沙。毛泽东在湖南第四师范读书时的听课笔记《讲堂录》里说:“中国固自由也,人民与国家之关系,不过讼狱、纳赋二者而已,外此无有也。”人民与国家缺少连接,人心是散的。

党成立之初,即提出了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国的纲领和任务,并着手将人民发动起来、组织起来。1922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负责组织和发动年轻人。然后与孙中山合作,形成“第一次国共合作”,并通过北伐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可以说,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的一大贡献,就是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了中国先进分子的头脑,并将中国人组织发动起来,把“一盘散沙”凝结起来,达到了“人心齐,泰山移”的效果。

按照一种政治学理论,全球化是一种国与国竞争的国际政治格局,一国之政府的社会动员、资源动员能力决定了这个国家在竞争中的成败。这种动员能力,被称为国家动员能力。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改变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形成了强大的社会动员、资源动员能力,这是我们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中国、取得抗美援朝胜利的力量所在。

改变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弊端,是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的根本保障,靠的是人心齐。人心齐是因为党为中国人民指明民族复兴的奋斗目标、确立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并带领全国人民浴血奋斗。党有了凝聚力,人心齐了,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就了战斗力,能够在各种斗争中战无不胜。

要得人心齐,还要得民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充分证明,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党能够把14亿人拧成一股绳,需要一套先进理论的指导,需要做很多凝心聚力的工作,但从根本上说是要“得民心”。党之所以能得民心,是因为党坚持群众路线,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并能够通过正确的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实现和保障人民的根本利益。

得民心、人心齐,正是中国社会实现长期政治稳定、经济长期快速发展的根本保证。“唱支山歌给党听”,唱的正是中国人的心声。

长江日报评论员  杨于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