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社科讲坛进校园 解读梁启超的少年中国梦

10月17日上午,由省社科联主办的大型公益性学术讲座“荆楚社科讲坛”走进襄阳,中山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安东强作为本期主讲人,为湖北文理学院200余位师生作了题为《梁启超的少年中国梦》的专题讲座。本次活动由湖北文理学院和武昌辛亥革命研究室共同承办。

一百二十年前,同样是一个庚子年,梁启超发表了他的《少年中国说》,一经发表便广为传颂,流传至今。提起梁启超,大家并不陌生,他是近代历史上一个绕不开的重要人物,在政治、思想、文化等领域都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力,可谓一位“百科全书式”的人物。但是,与他的成就相比,梁启超个人的成长履历就显得陌生了。那么,这位熟悉的陌生人的少年时期是如何度过的?他为什么要写这篇《少年中国说》?他心目中的少年与中国是什么样的?与我们认知中的概念是一致的吗?他们又有着怎样的联系?带着这一连串疑问,安东强从梁启超的成长经历讲起,带领现场听众一起探索梁启超的少年中国梦的真实含义。

年少成名  学优则仕

梁启超生长于广东新会一个书香门第,聪颖早慧,自小受父母言传身教耳濡目染,学习传统经典,“八岁学为文,九岁能缀千言”。受当时风气影响,他走上了父母为他安排的科举求仕之路,读四书五经,作八股文,而少年梁启超也不负所望,十二岁就考中了秀才,更是在十七岁高中举人,于是声名鹊起,在全国读书人中都是出类拔萃,颇为知名。

然而,与其他一心把高官厚禄当作追求的学子不同,由于家乡紧邻崖山——一个在中国历史和文化史上都有着一定分量的地标,梁启超从小就在父亲口中熟知了亡宋、亡明国难之事,一颗爱国心、图强志的种子自然而然地就根植在了他的心里,这也为他以后投身变法、找寻救亡图存之道埋下伏笔。

思想巨变  融汇中西

当少年英才梁启超准备继续自己的科举晋升之路时,他遇到了改变他一生命运的人——康有为,一番长谈之后,梁启超被康有为完全不同于“数百年旧学”的新思想深深震撼,于是投入其门下,从此无意科举仕途,开始研学西方新思想,参与变法维新。

戊戌变法失败后,梁启超流亡日本,但他并未意志消沉,反而更加深入的研究日本明治时代的文化状况,通过对日本所摄取的西洋文明进行吸收,并与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相互印照,从而使“思想为之一变”。在融汇中西方文明思想养分的同时,梁启超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学说,包括国家主义,这也为他日后创作《少年中国说》奠定了思想基础。

培育“新民”  构建“少年中国”

1900年,《少年中国说》发表在他自己创办的《清议报》上,阐释了他心目中的“新民”与“新中国之梦”。之所以创作此文,是因为作为一个心怀天下的有识之士,他目睹了历经数千年封建统治积贫积弱的“老大帝国”备受帝国主义欺凌,黎民百姓身处水深火热之中,也了解了西方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热切期盼能治疗中国弊病,改革传统思想,培育新式国民,出现“少年中国”。他所说的“少年中国”,是以人的朝气蓬勃生理阶段代指国家的积极向上,与欧洲列强之“壮年国”相对比,期待当时衰微疲敝的“老年”中国能焕然一新,国人成为希望进取的“少年”,国家成为充满希望的“少年国”。

自从漂泊海外,“思想为之一变”之后,梁启超便以笔为枪,通过创办各类报纸,宣传新思想,传播自己的学说,期望通过国家主义之教育,培养国人的国家思想,塑造“新民”,将“新民”是作为“理想国家”中的“理想国民”,从而实现他的“新中国之梦”。

作为一个从封建旧思想里脱胎的思想家,梁启超从东西方文明中汲取智慧,融会贯通并加以阐释,浸润着希望国家富强美好的爱国主义精神,闪耀着对国家民族美好未来的憧憬,他的思想业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坚定文化自信的有力拓展,生动诠释了总书记所讲的“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值得后人继续学习、传承、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