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攻坚进行时】决战脱贫攻坚重在推进高质量农业创新体系建设

7月30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加大脱贫攻坚力度,确保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这是对当前国际国内形势进行精准研判后作出的战略部署,也是对脱贫攻坚战略任务和目标下达的决战动员。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并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战略转折阶段。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外部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强。加之受今年的新冠疫情冲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在此背景下,如何加大脱贫攻坚力度,顺利实现全面脱贫的战略目标,成为各地政府亟需解答的现实课题。

构建高质量农业创新体系 提升农业和农村创新发展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在海南考察时指出,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脱贫质量如何很大程度上要看“三农”工作成效。由于各种历史和现实原因,农村在资源禀赋、市场发育、制度建设、文化演进等方面与城镇相比较为落后,造成了长期和普遍的贫困现象。如何充分实现脱贫攻坚战略目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业和农村的整体发展质量。加快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关键和根本出路在于创新驱动,建设和完善复合型农业创新体系,推进包括农业技术创新、市场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在内的全方位创新,实现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增进农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离不开农业科技的现代化。建立健全现代化农业创新体系,优化农业农村各类资源配置,营造良好的创新发展氛围,充分激发农业创新主体和要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不仅有助于增强农业农村发展的内在动力,提升脱贫攻坚目标实现的质量,而且有助于补齐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短板,推进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步伐。

建设高质量农业创新体系的对策

农业创新体系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和完善高质量农业创新体系,应在培育和汇聚高素质农业创新主体和要素的基础上,构建科学合理的创新运行机制,营造良好宽松的创新文化氛围,充分调动农业创新主体和要素的积极性,促进创新协同效应的实现。具体来说,加快高质量农业创新体系建设的基本思路与对策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汇聚和着力培育高素质农业创新主体。农业企业、科研院所、中介机构、农业创新人才等是农业创新体系建立和运转的基本要素和能动主体。在当前全球疫情仍在蔓延的背景下,应坚持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并重的原则,通过大规模、针对性招商引资,吸引和汇聚国内外各类农业创新要素和主体。鼓励农业企业加大创新投入,农业科研机构开展科研立项,市场中介机构建立分支机构等。同时,简化企业及相关机构设立程序,加快培育和扶持本土农业创新主体,引导和鼓励其投入农业创新活动。重点关注龙头企业、相关重点机构及领军人才,做好规划宣传和政策落实工作,了解和回应各类农业创新主体的困惑与诉求,切实消除其后顾之忧,增强其融入农业创新体系、开展农业创新活动的信心和热情。

第二,建立和完善农业创新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创新基础设施是农业创新体系的物质基础,主要包括参与创新的农业企业生产研发设备、各类农业科研机构、公共实验室和技术创新平台、农业创新实验基地等。受新冠疫情冲击,当前农业创新基础设施破坏较为严重,规模、质量、功能等都有所退化,亟需修复。应通过财政补贴、政府采购、合作共建、设施共享等方式,加大农业创新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加快补齐短板,恢复正常运转,通过整体协调与联动,实现农业创新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具体来说,要瞄准国内外农业科技前沿,结合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目标,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高目标、高起点、高要求,统一规划,分步实施,重点突破,全面推进农业创新基础设施建设。同时,保证农业创新基础设施与农业制度创新、管理创新紧密结合,切实提高农业创新基础设施的运转和利用效率。值得注意的是,在创新日趋复杂化和集成化的情况下,创新基础设施的内涵外延、范围边界、类型属性等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建立和完善农业创新基础设施应强化多层次、多领域、多部门、多主体之间的合作与衔接,共同构筑坚实完善、功能齐全的基础设施网络。

第三,健全优化农业创新政策体系。随着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和农业创新体系建设的持续推进,农业创新政策日益健全,指引和规范着农业创新实践的开展,有效地促进了农业创新绩效的改进。但也存在政策集成性与协调性不够的突出问题,不利于不同部门和主体间的合作与协同。因此,当前农业创新体系完善和优化的主要方向是在补齐政策短板的基础上,强化政策之间的协调性和集成性,减少政策摩擦与冲突,增强政策效力。此外,也应密切跟踪现代科技创新趋势和农业发展需求,尊重创新规律,因应创新情境特征,适时适度调整和更新农业创新政策体系,确保政策的适应性和引领性。

第四,构建现代农业创新文化体系。创新在本质上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创新的价值观念和文化氛围对于创新方式和创新绩效具有显著影响。农业创新体系的建设,也应重视符合现代创新规律和地域文化特征。应充分发挥舆论引导和典型模范的示范效应,重塑农业农村创新创业观念和价值体系,塑造和强化敢为人先、宽容失败的农业创新氛围,提升农业创新的软实力。同时,需要特别重视农业创新龙头企业和领军人才的价值引领作用,用先进的创新观念和科学的创新思维武装广大农业创新主体,实现创新文化价值体系对农业创新体系建设的深层次驱动效应。

农业创新体系建设,关系到农业农村的整体发展水平和创新型国家建设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全面脱贫攻坚战略目标的实现程度。当前,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发展既有多方面的优势和条件,也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突出问题。要深刻认识国内外宏观环境的新特征新要求,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把握农业创新发展规律,善于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抢抓机遇,稳中求进,加快高质量农业创新体系建设的战略步伐,为全面实现脱贫攻坚奠定坚实基础,提供强大持久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