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心”融入在大山

大布江乡江头村一景。

江头村富硒田。

9月3日,从永兴县城驱车60余公里,笔者一行来到了永兴县最偏远的乡镇大布江乡。在这里,我们见到了把“家”搬进大山的扶贫干部——罗永华。此时正值富硒稻收割季节,他正在稻田地里和农户们一起收割稻谷。

这位执教30年的人民教师,2017年主动请缨来到大布江乡驻村帮扶。在东坑村进行实地走访时,罗永华发现这里落后的“症结”:地势险峻、交通不便;农业产业收入单一、经济相对落后;外出务工人口多,村里的不少留守老人、孩子……于是,他便暗下决心,一定要尽全力改变村里落后的现状。于是他说服妻子、带上幼子,把“家”搬进了村里,一心扑在扶贫事业上。

和农户一起收割富硒稻。

查看富硒稻加工情况。

让贫困户吃下“定心丸”

在江头村李家组,翠茂的大山环拥着金灿灿的富硒稻田,村民肖海茂和他的老伴朱丙秀正在田地里忙着收割稻谷。看见罗永华来走访,老两口快步的从稻田里抽出身来,热情地招呼我们一行到他家里坐坐。

“搭帮国家的好政策,罗书记这样的好干部们都来帮忙,不然我家遇上这么大的困难,都不知道怎么办……”从和朱丙秀老人家的交谈中得知,她家中三个孙子都患有地中海贫血症,因病致贫。

2019年,入驻江头村的罗永华在得知肖海茂一家的情况后,积极联系乡里、村里通过相关医疗扶贫政策帮助他们解决了难题。如今,几个患病的孩子都已经完成了手术,正在恢复中。罗永华还说服老两口改种富硒稻,增加收入。“村里的环境适合种富硒稻,富硒稻经济效益好,每斤的价格大约是普通水稻的2-3倍,按每户种植两亩来算,能年增收入6000元左右。”罗永华说道。

除了肖海茂一家,罗永华还积极向其他贫困户推广种植富硒稻。为解决销路问题,他组织村里致富带头人成立合作社,由合作社统一组织农户参与售卖,并发挥资源优势寻找销售渠道,解决农产品销售难的问题。“种、销”的问题都得到了解决,贫困户们吃下了“定心丸”,有了盼头,纷纷投入到种植富硒稻的队伍中来。目前,大布江乡有200余户贫困户种植富硒稻超过400亩,预计今年总产量可达20万公斤,产值达300万元。

罗永华一家三口。

有了大展拳脚的底气

“最开始他到这边来扶贫时,我们都是不同意的。家里上有老、下有小,他自己身体也不好。但他就是执着的很,还让我去村里看看。”见到罗永华的妻子李外芬,她与笔者谈起当初丈夫罗永华一心想待在村里开展扶贫工作时,心中五味杂陈。

“来到村里后,看到贫困户们的实际困难,又有那么多的留守老人、孩子,村民们都很信任他……于是我明白了,村里比我更需要他。”在那几次“进村”后,李外芬就决定带着一岁多的女儿也住进了村里。她说她最担心的是罗永华的身体,她在身边,至少可以做好“后勤工作”。妻儿在身边,罗永华的底气更足了,大胆地放开手脚开始实施产业扶贫大计。三年来,罗永华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围绕“一超过、二不愁、三保障”开展脱贫攻坚工作,工作取得了可喜成果。

2017年,帮扶68名贫困户实现脱贫愿望,180名贫困户实现危房改造,入住新房;2018年,帮扶88名贫困户实现了脱贫愿望,116人搬入新房,1628人饮上安全水,拓宽入村公路6千米;2019年,帮扶69名贫困户如愿脱贫,新修入组公路5条,打通了跨县、跨乡公路各一条,道路拓宽6千余米;2020年,新修通组公路4条,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户户饮上安全自来水,老百姓全部住上安全房,网络全覆盖,今年9月实现全村脱贫。

阳光辅导站“大朋友”教“小朋友”。

“阳光”沐浴留守儿童

罗永华除了是一名扶贫干部,还是一名从教三十年的人民教师,村里孩子们的教育问题一直是他十分关心的问题。在入户走访中,罗永华发现村里大多都是留守儿童。这些留守儿童在家缺乏家庭教育,只顾玩耍,忽视学业。特别是每年寒暑假,学生的安全教育更是一个大问题。孩子是每个家庭的未来,罗永华凭借自身优势和妻子在驻村自租房里开办了“阳光辅导站”,辅导站免费为大布江乡江头、东坑、虎居坑等周边12个行政村的贫困留守儿童提供学习阅读、文体娱乐、心理辅导、亲情陪伴、安全自护教育等服务。

驻村三年多以来,“阳光辅导站”在每一年的暑假都顺利开课,最初,只有罗永华和妻子两名老师,参与的学生也不过十人。第二年,招募了三名大学生自愿者来到了村里担任“阳光辅导站”的老师。这一年参加“阳光辅导班”的学生已达八十余人。今年通过以往参与的志愿者和家长、学生们的口口相传,更多的大学生志愿者主动“请缨”来到“阳光辅导站”,吸引了百余名学生“慕名而来”。三年来,共为全乡留守儿童提供400人次(其中贫困学生260人次)学习辅导志愿服务,教育一方,花开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