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煦:如何在疫情中办一场盛大书展

法国图书沙龙取消,莱比锡书展取消,伦敦书展取消,阿布扎比国际书展取消,博洛尼亚童书展、美国书展、马来西亚吉隆坡国际书展纷纷改为线上。在疫情给全球图书界带来的低迷中,上海书展仍然能够如期举办。

往年的上海书展,人头攒动、摩肩接踵,几乎每天都有4万多人在场馆内聚集;而在场馆外,排队的人流逢周末可以长达1公里,人们耐心地在8月的热浪中缓缓前进,主办方则出动上海世博会同款装备,喷洒水雾给排队人群降温。

可是眼下的“社交距离”中,如何在疫情中办一场盛大书展,在保证安全的同时,还要保持足够的优雅和氛围?

上海书展人做了两个减法,又做了三个加法。

首先是将“国际文学周”改为线上举行。往年,书展组委会都会邀请一批外国作家来沪进行各种讲学交流互动,10年来,上百位国际文化界人士参加过国际文学周,仅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就有勒克莱齐奥、彼得·汉德克、奈保尔、阿列克谢耶维奇等。今年取消国际文学周线下活动,使得其“存在感”降低了很多,但也是常态化防控的特别要求。

另一个减法则是限流。取消现场售票,实行网上预约,并在全市12家新华书店网点发售实体票。每天入场人数控制为18000人,分为日夜两场,日场9时到17时,夜场18时到21时,每场9000人,中间空出1小时,将读者清场后消毒。限流带来一个意想不到的后果,就是门票炙手可热,但毕竟做到了最大限度地抑制聚集。此外门票实名制、可追溯、人脸识别;每个展台都备了消毒湿巾、免洗消毒液;志愿者举着牌子提醒观众佩戴口罩;可容纳800多人的会堂,每两个座位就被塑料绳绑住一个,确保大家隔着入座;电梯里放了面巾纸用于揿按键,下方还有个可封闭垃圾箱用于收集用过的面巾纸。

做减法保证安全,做加法保证氛围。

资源向基层倾斜。在书展期间,哪怕是区一级的图书馆,都能请到辛德勇这样的大咖做讲座;更基层的文化单位比如街道图书馆、社区文化中心,也都能安排出有声有色的文化菜单。此外,上海各大书店,特别是民营书店,都会主动举办品位不俗、颇有档次的名家活动,这些都列入上海书展的节目表,和主场馆的官方活动互相赋能,彼此拉抬声势、共同做大,同时也分散了风险。

大量运用各种新媒体手段。“云游”书展、“云首发”,形成实体书展的线上镜像。“学习强国”、天猫腾讯、B站、喜马拉雅、抖音、拼多多、小红书、一条、樊登读书等众多新媒体和网络文化平台,共同组成“上海书展线上朋友圈”,深度整合线上线下阅读资源。

融合餐饮、旅游、文化消费的“读+”跨界体验已经在各大实体书店率先推出过,被此次上海书展借鉴呈现。比如“作家餐桌计划”,邀请孙甘露、徐则臣、祝勇、毛尖、马伯庸、陈楸帆、那多7位作家走进沪上有历史、有文化、有故事的7家餐厅,与学者们畅谈文学与美食、城市与生活等话题,拍成7集视频节目,在视频平台陆续上线。这些餐厅每家都将冠名常设一张“作家餐桌”,推出作家主题套餐。这不禁让人好奇,像科幻作家陈楸帆就在“苏浙总会”与学者严锋、科幻作家王侃瑜边吃边开脑洞,畅聊“外星人会吃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