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 丹:从“扶着走”到“自己走”

扶贫茶叶、扶贫柑橘、扶贫袜子……消费扶贫作为一种有效的扶贫方式,在扶贫攻坚中起到了积极作用。尤其是疫情防控期间,不少农副产品滞销,社会各界或帮扶单位积极主动帮着吆喝,还有很多单位工会在采买慰问品时也倾向扶贫产品,都是为扶贫工作尽一份力。然而,也有少部分扶贫农产品,由于缺乏市场竞争力,过于依赖帮扶单位“包销”,患上了“包销依赖症”。

“包销”的方式一时能解决扶贫产品的销售问题,但从长远来看,要让产品真正打开销路,最终要在市场中得到检验。扶贫工作除了“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扶贫产品不能总是依靠外力“扶着走”,更要强壮筋骨,修炼内功,实现“自己走”。经不住市场淘洗的产品,不具备竞争优势的产品,又如何能承担起帮助乡亲们脱贫致富的重任?

脱贫攻坚要求实打实,脱贫产业也要实实在在。过度依赖“包销”的方式,也可能助长“等靠要”的思想,让扶贫产品在质量、价格、销售上失去市场意识。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打赢脱贫攻坚战不是搞运动、一阵风,要真扶贫、扶真贫、真脱贫。”“真扶贫”,正是要求扶贫工作务实、扎实,敢于解决真问题。扶贫产品的销售最终要靠市场手段,通过为扶贫产品打造品牌、开辟销售渠道、提升产业管理水平、提高产品竞争力来解决。

只有真扶贫,才能真脱贫。消费扶贫初衷是好的,效果也是立竿见影的,但不宜一包到底,更不能以包代扶。脱贫攻坚战收官在即,更需要多一点干得实、打得准的扶贫举措,少一点完成任务、届时交账的应试心态,让扶贫产业、脱贫成果经得住市场的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