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地、业、人”优化产业扶贫

扶贫产业很多都是扶贫干部主导推进的,扶贫干部调动或是完成工作任务后,很可能就无法继续关注曾经主导的扶贫产业项目,进而导致产业扶贫项目持续性不强且效果不佳。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要么是因为在确定产业项目的过程中,没有做好精心的筛选,产业项目不适合当地实际;要么是因为一些干部为了追求短期业绩而选择了并不具有显著的市场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短期扶贫项目;要么是扶贫项目过于依赖行政力量,缺乏相应市场主体的扶持、联系与带动。如何避免“干部一走、产业就散”,笔者根据在陕西、河南、宁夏等地调查的情况,认为可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调整优化产业扶贫工作。

其一,充分了解本地产业发展的基础、优势与特色。产业项目的发展,对自然环境、气候、种植历史、区域消费偏好和产业的历史社会影响等都有很紧密的关系,因此在产业扶贫项目的发展上不能随意。在全国一般性农产品都出现结构性过剩的情况下,产业发展不仅需要突出地方的特色与优势,同时也要保证产品的高品质。以苹果为例,苹果是北方的传统水果,近些年,南方一些区域也有种植,比如云南昭通和四川等,但其品质整体不如北方,但是在实现了“丑苹果”与差别化的消费群体定位后,南方的苹果产业也出现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当然这与特定区域的高山冷凉环境是分不开的。

其二,充分做好产业扶贫项目的论证。基于前期的准备和调查,地方扶贫部门和农业农村局应该组织行业专家对初步确定的产业发展项目从产业成本、市场前景、产业效益、管理要求和产业发展的持续性等方面进行深入论证,对不同的项目进行比较,从中选出最优与次优的产业项目,而后再让这些项目进入县级产业发展的项目库。

其三,要做好产业扶贫项目与农业龙头企业等市场主体的衔接工作。产业的事情,更多的还是市场的事情,因此在扶贫工作中就需要让更多的市场主体参与产业扶贫工作。比如笔者调查的陕西汉滨和平利,就围绕县域内主要农业龙头企业的业务确定了茶叶、生猪、绞股蓝、核桃、中药材等主导产业,这样的主导产业发展都有相应的市场主体进行引领、带动和发展,而政府的核心工作是在扶持农户发展脱贫产业的同时,也对农业企业的发展给予支持,尤其是建立两者之间的多元化的利益联结机制,比如入股分红、土地流转、土地托管、订单生产等,这样就把企业的发展与贫困户的脱贫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在地方政府的双向扶持与政策保障中,地方的产业扶贫获得了较为长足的发展,同时整体产业的抗风险能力大大提升。

其四,产业发展一定要注重农民的能力建设。在产业发展中,技术指导与管理指导是重要的,但这并不能替代农民自身的能力发展与提升。因此,在产业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农民技术人才,尤其是能够扎根乡土社会的“土专家”。在农民能力提升的过程中,让所有人无差别地熟练掌握产业技术是不现实的,对此,建议从一些有一定基础和学习热情的农户当中选拔一批人,在这批人成长起来后,再让其实现村庄内的技术传帮带,这样效果会更加明显。

当今时代的产业发展,已经超越了狭隘的区域范畴,全国层面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全球层面的产业间都有显著的相互影响。因此,做好产业扶贫工作,不仅需要地方政府从产业筛选、产业主体与产业优势等方面做好工作,同时也需要国家产业发展职能部门应用大数据和大平台做好地方的产业发展预警与指导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