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永宽:以奋进之笔书写荆楚大地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在“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交织的复杂国际形势下,中国开启“两会时间”。疫情期间,武汉和湖北是人们最为牵挂之地。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湖北代表团审议并发表重要讲话,高屋建瓴、内涵丰富、令人感动、催人奋进,为奋力书写荆楚大地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提供了精神动力和行动指南。

积极做好湖北疫后重振

当前,境外疫情扩散蔓延势头仍然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国内个别地区聚集性疫情仍然存在,湖北还偶有零星确诊病例出现,无症状感染者时有新增。在困难复杂局面下,如何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在半年多的时间里历史性地完成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是需要回答与思考的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作为全国疫情最重、管控时间最长的省份,湖北经济重振面临较大困难。同时,湖北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多年积累的综合优势没有改变,在国家和区域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没有改变。这三个“没有改变”,是判断湖北当前发展方位的定盘星、主导湖北疫后重建的压舱石、引领湖北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南针。毋庸置疑的是,发展仍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只有推动湖北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才能筑牢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的物质基础。要基于“三个没有改变”的论断来确定目前今后湖北经济发展的大方略和着力点,切实做好“六保”工作,围绕重点产业链、龙头企业、重大投资项目精准施策,着力帮助解决产业链协同复工复产、复商复市中的各种堵点、难点问题。

持续解决民生突出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再次表达了对湖北和武汉英雄人民的深情慰问,表达了对事关人民群众福祉安康的民生问题的深度关切。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这次疫情中湖北人民承担了外在与内在的双重压力,他们理应得到时代的尊重。贯彻落实讲话精神,重在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抓民生就要抓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做好保基本民生工作,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落实好特殊困难群众兜底保障工作,坚决完成剩余贫困人口脱贫任务,防止因疫致贫或返贫。同时,全力补齐社会治理短板,尽快以完善公共卫生服务、应急管理、基层社会治理体系为突破口,推动制定一系列政策举措。高度重视化解可能出现的“疫后综合症”,继续做好治愈患者康复和心理疏导工作以及病亡者家属抚慰工作,妥善解决因疫利益受损群众的合理诉求。

时刻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

中国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得之不易。但是,疫情防控也暴露出来一些短板和弱项,这些问题亟须解决。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次应对疫情,我国公共卫生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暴露出来一些短板和不足。我们要正视存在的问题,加大改革力度,抓紧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为此,我们要建立健全八个“机制”:创新医防协同机制;健全疾控机构与城乡社区联动工作机制;改进不明原因疾病和异常健康事件监测机制;建立智慧化预警多点触发机制;健全多渠道监测预警机制;建立适应现代化疾控体系的人才培养使用机制;建立健全分级、分层、分流的重大疫情救治机制;健全权责明确、程序规范、执行有力的疫情防控执法机制,共同织牢织密公共卫生防护网。“针尖大的窟窿能漏过斗大的风”,我们还要保持防患于未然的忧患意识和发展眼光,把各项工作抓紧、抓细、抓实、抓到位,时刻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抓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工作,完善常态化防控机制,坚决防止疫情反弹。

不断深化党员干部作风建设

疫情是一次危机,也是一次大考,考验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党员干部的政治品格、能力素质和工作作风。作风反映的是形象和素质,体现的是党性。这次战疫考验着湖北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党员的政治品格和能力作风,在疫情发生的这几个月里,湖北涌现了一批坚守岗位、“逆风”而行,深入一线督导疫情防控工作的人民好干部,但是也有少数干部钻空子、打擦边球。对此,就必须要主动作为、奋发有为,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自觉抵制歪风邪气,进一步树牢底线思维,强化问题导向,以硬责任、硬作风、硬举措、硬成效保一方平安,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自觉践行“两个维护”。

(作者: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 罗永宽;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