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工志愿者彭波说 “我是一颗螺丝钉”

“我是雷神山医院授予的第25号‘荣誉员工’!”3月3日,中信工程设计建设公司高级工程师彭波接受采访时说。

彭波系住建部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专业委员会委员,农历正月初一当晚,他便赶到雷神山医院建设现场,成为较早进场的志愿者之一。他作为医院项目建设指挥部设计技术组组长,带领团队组织设计单位研究,于1月26日凌晨确定了项目规划和平面布局、功能分区。

1月27日中午,确定场平破除、沟槽开挖、管网布置方案,保障施工单位一边调集设备进场,一边开始现场破除作业,“把每一分钟都充分利用起来。”

1月28日中午,突然接到上级指令,医护保障人员设计人数要增加700人。彭波组织专业设计团队,1小时踏勘项目区域所有可用地块,2小时提出选址建议,5小时提交新增720个床位的初步方案,当晚报请指挥部决策后,不到24小时提供了完整的平面布局与基础处理图纸。

建设现场,几十道工序齐头并进,存在大量同一作业面、多专业交叉施工的情况。同样,彭波带领团队坚持“战时状态”解决“战时问题”,通过高密度巡查发现问题——紧急磋商措施——现场实施落地,这种状态从项目开建一直持续到2月8日首批病区交付。

施工单位反映,项目北区主通道宽度不足,大型运输车、吊装车辆错车困难,影响集装箱吊装效率。彭波团队立即与技术团队协商,确定合理压缩建筑占地的方案,将通道从原来的7米拓展到16米,大大提升通行能力,还可以穿插安排半幅路面硬化施工,保障了建设工期。

考虑到传染病医院的特殊性,相当一部分医护人员不会使用标准配置的公用洗衣、烘干设备。彭波团队立即安排技术团队与施工单位协商,为医护人员搭建了832平方米的衣物晾晒区。

不断参与巡查、协调、会商、研讨,每天彭波在现场要走两万步以上。项目现场高峰时约有14500人,他每天跑现场,组织会议交流、技术研讨,只能睡几个小时。

“我只是雷神山医院建设者中的一颗螺丝钉。”彭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