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误田间一季春

竹溪:

菌棒车间生产忙

"戴华章,36.4℃,体温正常,可以进去了。" 3月5日7时,竹溪县龙坝镇肖家边村食用菌示范园的制棒车间外,戴着口罩的村民,正分散排队量测体温后进入车间。

"工作时注意保持间距,戴好口罩,下班时还要量一次体温。"肖家边村党支部书记徐远明一个个地叮嘱。

走进制棒车间,员工们统一戴着口罩和手套开始一天的工作,处理原料、菌棒套袋堆放……现场一派热火朝天。

"他是村里外出务工返乡的,现在在这上班。"徐远明指着村民唐志元说。33岁的唐志元,家中5口人,是建档立卡贫困户,2019年在浙江务工,打算在老家过完春节后再去浙江,因疫情无法返程,在村干部推荐下,来到村食用菌示范园务工。

"不能外出务工,本来还担心一家老小生计,现在不用担心了,在这儿务工一个月4000多元,还能照顾家人。"唐志元兴奋地说。

徐远明介绍,疫情防控期间,农民工暂时不能出去,村里紧抓食用菌产业发展,为村民提供就业平台,增加收入,在确保防控安全前提下,平均每天可以生产菌棒1.2万棒。

为促进村民脱贫致富,肖家边村已建起150亩食用菌生产示范园,含1个制棒车间、114个养菌棚、20个双通道出菇棚等,并有完备的给排水系统等配套设施。

人勤春来早,战"疫"不误农。据悉,食用菌产业是竹溪县的支柱产业,也是全县脱贫攻坚的富民产业。疫情防控期间,该县出台返乡农民工就近就业方案,统筹各乡镇产业基地、合作社、企业的用工计划,抢抓食用菌生产时令,加大生产力度,确保村民按时脱贫。

宜昌、恩施:

帮扶采摘"爱心果"

3月7日从国网湖北电力公司了解到,该公司在全力防控疫情的同时,还通过帮助销售农产品等方式,为贫困群众排忧解难,目前已在宜昌、恩施等地收购20.3万斤"爱心果"。图为2月28日,在长阳县渔峡口镇西坪村一组村民覃事佑家的柑橘园里,国网长阳供电公司党员服务队队员上门采摘、收购到季春柑,帮助农户渡过难关。

巴东:

扶贫产业抓紧复产复工

巴东坚持疫情防控和生产发展两手抓,驻村"尖刀班"协助企业做好防疫措施,普及防疫知识,组织农资进村入户,防疫用品和物资代购配送;指导农民抓好春种、春管工作,协调解决运输、用工、用电等问题,确保贫困户稳定增收、农业稳定发展。

"公司50斤84消毒液,20斤酒精和100个口罩到位了。"3月1日,巴东县将军山农牧开发有限公司开工,公司负责人谭显猛干劲十足。2013年,谭显猛回到巴东县信陵镇土店子村成立将军山农牧开发有限公司,流转土地养殖黑猪、山羊,种植梨树、中药材。公司按照"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科研院所"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带动贫困户种植养殖。2018年至今,土店子村销售黑猪1520头,销售金额550余万元,带动151户519名贫困户增收。

疫情当前,公司却遇到难题。"500多头黑猪每天需要1.5吨粮食,年前公司储存量只有50吨,现在所剩无几。"2月28日,谭显猛向信陵镇求助。

老百姓的扶贫产业,一刻也不能耽搁。2月29日,巴东县农业农村局、信陵镇政府和驻村"尖刀班"迅速行动,当天就协助谭显猛办理好电子通行证。次日上午,公司从宜昌三峡物流园买回10吨粮食,解了燃眉之急。

"复产复工,防疫也不能放松。"谭显猛说,在"尖刀班"帮助下,公司进行全方位消毒,并做好员工防护工作。公司还与湖北省农科院专家在线交流黑猪和梨树的管理标准,解决贫困户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难题。

柑橘是巴东县的扶贫产业。疫情期间,全县21个村100余万斤柑橘滞销。巴东县成立柑橘销售领导小组,县农业农村局统筹协调指导柑橘销售及包装采购工作,县柑橘协会负责全县柑橘收购、运输,村"尖刀班"负责全县销售的柑橘质量及标准,已有70多万斤柑橘通过恩施州总工会、州直单位、恩施华西批发市场销售一空。

目前,巴东县已储备玉米种子16.5万公斤、水稻种子0.5万公斤,配送到农户近8万公斤;肥料储备到各经销门店约1.8万吨,入户约1.3万吨。所有农资预计在3月20日前全部完成调运储备,确保扶贫产业尽早复工复产,巩固脱贫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