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翻译,母亲采购—— 给4家外国邻居当“专职代购”

2月27日,张玉菡为外国邻居送纯净水。

在武汉市江汉区万松街航空社区,有一个特殊的邻里群。群主是80后志愿者张玉菡,群员是4家外国邻居。

一周以来,张玉菡当“翻译”,母亲杨倩屏当“采购”,这对母女志愿者成为了外国邻居的“专职代购”,为他们提供了鸡肉、奶酪、意大利面等很多生活物资。

“真幸运能遇到她们!”2月27日,谈起张玉菡母女,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就读临床医学的留学生Lyubov语气中充满了感激。

2月20日,武汉市对各小区实行封闭管理后,Lyubov向社区寻求帮助。不料,因为语言不通,很难交流。

身为培训机构英语老师、口语流利的张玉菡得知后,主动站了出来。

得知外国邻居家中即将“断炊”,张玉菡详细询问,列出一张清单,发送给在中百超市当售货员的母亲杨倩屏。

和女儿一样,杨倩屏也是一名社区志愿者。当日下午,母女二人照单采购,将一大袋食物送到Lyubov家,让这名年仅20岁的外国女孩喜出望外。她说,疫情发生后,她远在澳大利亚的父母非常担心,却帮不上忙。“我告诉他们,我遇到了热心的志愿者,他们很开心。”

像帮助Lyubov一样,张玉菡和母亲一起,还承担着另外3家外国邻居的生活物资采购。

“外国朋友的生活习惯和我们不一样,需要特殊照顾。”张玉菡说,以社区分发给居民的蔬菜为例,外国人一般喜欢吃胡萝卜、黄瓜和土豆等。为此,她尽量从中协调,尽量满足他们的生活习惯。

在张玉菡的手机上,保留着一张2月25日的购物清单。“牛肉、鸡腿、通心粉、茉莉花、蜜露……”,一共28项,都是当下较难采购的物资。

为了给外国邻居“省钱”,在超市采购时,张玉菡会把同类物品拍照上传到邻里群里,标明重量和分量,与外国邻居们商量好买哪一种。为了买一块奶酪,母女俩对比了4种品牌。

特殊时期的特殊照顾,让外国邻居们从心底感受到了温暖。以往素不相识的他们,如今成了朋友。

“我跟他们约定好了,等疫情过去后,一起去吃各种武汉小吃,他们非常期待。”张玉菡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