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思辉:乡村治理不能“不食人间烟火”

中国的乡村经过数千年历史积淀, 形成了固有的文化传统,乡村振兴也好,乡村治理也罢,不建立在这个基础上,注定难以落地生根。

时下,很多地方都在开展农村环境整治,有的成效非常明显,也有的不大切合实际。媒体援引有关专家的调查研究称,一些地方不顾农民的生产生活,强推一些“一刀切”的做法,农民很反感。

人人都希望有一个好的生活环境。治理脏乱差,老百姓没有不欢迎的道理。但是,为了有个好环境,就不让农户养猪养鸭,不让在家门口种瓜果蔬菜,也可能会造成“削足适履”的局面。包括环境整治在内的一切乡村治理活动,根本目的都是为了让农村群众生活得更好,而不是为了炮制“整齐划一”的治理政绩。

乡村是生活在乡村的人的乡村。我们常说的“接地气”,接的就是人间烟火气,是“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是“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农村生活与城市生活有很大区别,它没有一抬脚就上生鲜超市买到鸡蛋瓜果的便利,却有着自给自足的院落和田园。“房前屋后,种瓜种豆”是祖祖辈辈形成的生产生活模式;鸡鸭成群、六畜兴旺是农民生活富足的基本标志;炊烟袅袅、鸡犬相闻是乡村的传统文化景观;山水田园、屋宇院落,都“经历了时光的磨洗,环境的考验、习俗的应对、物种的竞择”,它们本身就是农村之所以为农村的基本构成。乡村治理要补齐的是农村存在的短板,而不是要消灭农村的生活模式、传统习俗乃至生存方式。

在乡村治理过程中,必须时刻警惕那种“以城市思维开展农村治理”的错误思维。对领导干部来说,在制定方案、动手整治之前,应深入进行调查研究,听取百姓意见,谋定而后动。我国是一个传统农业大国,即便完成脱贫目标,很多乡村也还无法完全摆脱小农经济的生产生活状态,这是必须正视的现实。中国的乡村经过数千年历史积淀, 形成了固有的文化传统,乡村振兴也好,乡村治理也罢,不建立在这个基础上,注定难以落地生根。乡村环境整治需要改变农民的很多生活习惯,但并不是将他们从原有的生产生活方式中彻底剥离。为什么一些人喜欢搞“一刀切”禁止这禁止那,说到底就是为了让治理效果“立竿见影”,让治理面貌整齐划一,却没有充分考虑老百姓是否愿意。那些脱离实际的做法,往往会因为“不接地气”而难以推行。

正如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指出的,“乡土社会的变迁是很缓慢的。”农村的实际摆在那里,唯有在长效机制建设上下功夫,从积极引导农民学习垃圾处理、生态循环等细节入手,脚踏实地,尊重乡土,因地制宜地去打造新的田园牧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