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 珊:学问家背后的大学问

武汉大学著名学者刘纲纪先生近日辞世,中国学术界和我们这座群星璀璨的城市又陨落一颗巨星。他毕生研究并有卓著贡献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美学,尤其是中国当代美学,再度成为热点话题。

中国人讲不讲美?当然讲。中国传统文化特别突出审美和艺术,甚至可以说,中国人在成为思想家之前,就是艺术家。中国传统赞美生命之美,天地大美,天人合一,在世界美学范围内都是独特的存在。

在讨论刘纲纪先生的学术成就时,学术界总是会对上世纪80年代“西方化”和“中国化”的争论记忆犹新。在“美学”这样的学术中,西方学术资源一度成为中国美学走向现代化的重要参照系和知识性根基,甚至有人说,中国用短短十来年时间,拷贝了一部浓缩的西方美学理论史。

冲突和反思很快到来。既是人文学科,如何能够漂洋过海,抵达一个完全迥异的民族文化深处?季羡林先生就曾说过,中国美学要根本转型,就要把西方那一套根本丢掉。

在美学界有一个著名论断,一个民族的文明程度取决于它的美学理论深入程度。也就是说,美学理论,虽然听上去如此学术艰深,其实是自身文明民族性的表现。也可以说,一个民族的传统文明和文化,会结晶成为美学理论。

很多学者,包括刘纲纪先生,转而到传统文化的深流中去寻找中国美学的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中虽无“美学”学科,却对美学有着丰富精微的研究。魏晋时期嵇康就提出“声无哀乐”论,认为音乐是独立的,悲伤只是审美的情绪体验。同样的观点,西方美学开创者鲍姆加登也表达过,但那要到1700多年以后。

1984年,李泽厚、刘纲纪先生作《中国美学史》,这被视为中国美学史真正意义上的成年,真正意义上成其为中国的美学历史。此后,“中国化”逐渐成为美学学术研究的一股热潮。

刘纲纪先生本人也作《〈周易〉美学研究》,提出中国古代对人与天地关系的解读,既不同于西方唯心主义和宗教将人与自然分裂和对立起来,也不同于西方机械唯物主义将人完全看作是自然所决定的东西,既不脱离自然,又独立于自然,并能通过效法自然而同其永恒。比较西方哲学,中国哲学更深入认识到人与自然水乳交融的联系。

深入传统文化中去,解开华夏文明千年以来的文明密码,在当代背景下激活传统文化的现代生命力,为世界人文科学贡献独特的东方智慧,这样立足于民族传统文化本位的使命,方是一个学问家背后的大学问,方是刘纲纪先生留给我们最好的告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