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视野下的不结盟运动研究学术研讨会”举行


会议现场 主办方供图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明海英)8月11日下午,湖北省世界史学会指导、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主办的“全球视野下的不结盟运动研究学术研讨会”在湖北大学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武汉大学、吉林大学、西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海南师范大学等研究机构和高校的20多位专家学者与会,围绕不结盟运动理论与实践问题展开深入研讨。

中国对不结盟运动态度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

研讨会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大会发言,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研究员、《世界历史》副主编徐再荣主持。

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徐世澄作题为“有关加拉加斯不结盟运动协调局部长级会议的最新情况”的发言。他介绍了7月20—21日在委内瑞拉首都加拉加斯举行的不结盟运动协调局部长级会议。他说,深陷政治经济危机的委内瑞拉马杜罗政府借助这次会议,得到了大多数不结盟运动成员国的支持,会议通过的《加拉加斯政治宣言》不点名地反对美国对委内瑞拉、伊朗、古巴等国家的制裁,这次会议有助于打破委内瑞拉的国际孤立,有助于委内瑞拉等国反对美国的政治颠覆、经济制裁、贸易封锁和军事威胁。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袁正清作题为“为什么建立中国国际关系理论要回到未来”的发言。他认为,现代中国学术是在中国与外部世界互动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把中国思想带入到国际关系学科可以从宏观视角和学术传统中来理解。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高级翻译学院教授蓝红军就“译有所为——国际组织文献翻译的若干问题”作了发言。他表示,国际组织文献翻译具有规范化、专业性、大量性和非营利性特征,要求翻译工作者熟悉国家政策、了解国情,具有全球视野、通晓国际法规、熟悉国际事务,精通外语与翻译、熟练掌握现代翻译工具,遵循“信”(信息准确充分,忠于国家利益)、“达”(表达简洁流畅,能达至国际互信)、“切”(符合专业要求,符合时代要求)的翻译原则。国际组织文献翻译需注意术语统一、质量与效率、根据文献文体特点采取适当的翻译方法,以及确立正确的价值立场等问题。

吉林大学文学院历史学系教授徐萍通过分析1961—2006年《人民日报》关于不结盟运动的报道认为,中国对不结盟运动态度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生变化。在20世纪60年代,不结盟运动总体支持不结盟运动反殖反霸;在1971—1979年间,中国与不结盟运动在反帝反殖反强权方面具有共性;在1980—1989年,双方在构建国际经济新秩序方面具有共性;冷战结束后,不结盟运动更加注重促进南南合作和国际新闻秩序问题等。

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教授蒋真发言表示,不结盟运动给予了伊朗大量的支持。伊朗加入不结盟运动,一方面与其历史上在大国夹缝中生存的经历有关,另一方面与其外交原则有关,如第一任最高领袖霍梅尼提出“不要东方、不要西方”的外交主张。同时,通过加入不结盟运动也是为了打破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孤立与封锁。

在评议环节,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终身教授、世界历史研究院院长沈志华强调了世界历史研究中充分利用多国档案的重要性。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特别助理、拉美研究所所长吴洪英研究员作了精彩点评,她认为,未来不结盟运动将面临:面对百年未有之变局,不结盟运动怎么定位;不结盟运动松散性机制如何确保可持续发展;如何克服其成员国之间的分化分裂趋势;不结盟运动“协商一致”原则如何提高决策效率;推动不结盟运动的新动力来自哪里等五大挑战。

学者期待不结盟运动研究成为新的学术增长点

会议第二阶段为学术报告,由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黄正柏主持。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张士伟副教授作主题为“战后初期经济落后国家与国际经济秩序的营造”的发言。他指出,二战后初期,在国际经济秩序构建过程中,经济落后国家亦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通过对美国国家档案馆和世贸组织档案馆相关档案的考察,在1946年伦敦会议(联合国贸易与就业筹备会议)上,面对美国构建自由贸易秩序的要求,经济落后国家在促进工业化、进口的数量限制、战后过渡时期的期限和定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绩,使战后国际经济秩序呈现出发展性的一面,并构成了战后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范围内求发展的基础。

武汉轻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学者杜晓东认为,埃及是不结盟运动的倡导者和主要成员国,在推动不结盟运动的发展方面作出了重要的贡献。纳赛尔主义不仅促使埃及走上独立于美苏冷战之外的第三条道路,即不结盟运动,而且通过发动阿拉伯革命,纳赛尔成功地将不结盟的外交思想推向中东,成为主导该地区的意识形态,中东不结盟运动由此起源。

海南师范大学历史系副教授陆宏谋作题为“从‘旁观’到‘接触’:肯尼迪政府对首届不结盟峰会的认知与应对”的发言。他认为,在首届不结盟峰会尚处于筹备阶段时,肯尼迪政府认为其只不过是一个反殖民主义、反西方的平台,对其采取了“旁观”政策。但随着美苏在柏林问题上的对峙逐渐升级,压力之下,肯尼迪政府开始把国际舆论看作突破僵局的关键因素,希望争取不结盟国家对美国立场的支持,并在贝尔格莱德峰会召开前夕,发去了贺电,与峰会建立了直接接触。虽然这一努力没有换来预想的结果,但肯尼迪政府没有因此放弃接触政策,接待了峰会派出的和平特使,并解释了美国关于和平问题的立场。

吉林大学历史学与国际关系学双聘教授、国际关系研究所所长刘德斌点评认为,上述报告深入探讨了美国与不结盟运动关系的变化、不结盟运动形成之前落后国家的国际诉求以及中东地区不结盟运动起源的特殊性。这些讨论既是历史的探索,也从不同的角度展示了冷战结束30年之后,不结盟运动依然“生生不息”的根源,拓展了不结盟运动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开拓了不结盟运动研究的新局面。

华东师范大学沈志华教授认为,这次学术研讨会开拓了冷战史研究新领域,开启了中国学者对不结盟运动的历史研究。

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高志平教授在总结发言时表示,与会学者紧密围绕不结盟运动及其相关问题展开了学术交流与讨论,选题涉及不结盟运动最新情况的简明评析、不同国家和地区与不结盟运动关系的个案研究、以及关于我国国际关系理论的深入思考,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研讨气氛活跃。他期待不结盟运动研究成为我国世界史和国际关系史研究的一个新的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