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士林:大运河文化带怎样研究和传播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大运河由京杭大运河、隋唐大运河、浙东运河现有和历史上最近使用的主河道构成”,规划范围涵盖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等省(市),核心区包括150个县(市、区),城市数量比2014年大运河申遗时多了10个。

2017年2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北京大运河森林公园时指出,要古为今用,深入挖掘以大运河为核心的历史文化资源。之后,习近平总书记还就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作出专门批示,明确提出“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的原则。

这“三个好”的核心原则超越了原有的“非遗框架”,直接转化为纲要中的“三个带”,形成了新时代建设大运河文化带的完整功能定位。如果说“璀璨文化带”侧重文化保护传承,那“绿色生态带”和“缤纷旅游带”则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赋予了更加鲜艳的时代色彩以及与时俱进的生活内涵。

作为一种对人口、资源、空间和经济活动的宏观规划,近年来“带状”战略在城市和区域规划上受到关注。总体上看,大运河文化带属于“带状”战略的一种类型。不同的是,没有采取大运河城市群、大运河经济带等说法,而是提出了一个新的“带状”空间概念——文化带。科学认知“大运河文化带”的概念内涵,是深刻把握纲要主线的重中之重。

一方面,由于文化在当下往往有与经济相对的特点。因此,这个概念显然是要规避“以GDP论英雄”的传统思路。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地把大运河理解为再建一个“带状”经济区。

另一方面,这个概念尽管从构词上只比“文化”多了一个“带”,但显然不是过去文化建设的一个放大版。它同时承载了生态、河道修复等内涵。由此,大运河文化带需要探索走出一条区域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发展的新路。

进一步来看,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讲的是大文化而不是小文化,既不能简单理解为世界遗产保护,也不能等同于运河两岸生态文明建设,其目标是要以大运河文化带特有的资源,来引领、撬动整个大运河区域的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这也就是纲要多次强调“以文化为引领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以文化为引领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实现高度统一”“以文化为引领促进支点城市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开拓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空间”的原因所在。

但也要看到,纲要只是一个整体框架和建设方案,运河沿线省份和城市的现实状况差别较大。如何真正引领、统筹沿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打造宣传中国形象、展示中华文明、彰显文化自信的亮丽名片,还需先在以下两个方面发力:

一是“研究好”,即各参与主体要编好各自的规划,不能有“懒汉思维”,也不能机械复制,否则就有可能造成在大运河沿线出现新的“千城一面”或产业同质发展。

二是“传播好”,即要在更高的站位上讲好中国大运河的故事,切忌出现“文化名人大战”等现象,而要在“千年运河”的国家品牌下,讲出丰富多彩的运河故事。

(作者为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院长、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