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培育:理论创新需要“三思”

习近平总书记说,“理论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创新是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永恒主题,也是社会发展、实践深化、历史前进对哲学社会科学的必然要求。”理论创新的主体必须具有一个善于思想、勤于思想的大脑,真正把自己思想的独到之处注入理论作品之中,让他人从作品中看到学术人思想的力量。真正的思想都是在学术人所具有的问题意识、精微意识和国际意识的基础上通过反思、深思和放思而得以升华的。

问题意识上的“反思”

孔子的学生曾子为后人提出了“吾日三省吾身”的训诫,其核心思想就在于人要勤于反思,这样才能知不足而后知进取。在既定的事实和结论中寻找问题、发现问题,这样一个过程本身就是反思。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问题是创新的起点,也是创新的动力源。只有聆听时代的声音,回应时代的呼唤,认真研究解决重大而紧迫的问题,才能真正把握住历史脉络、找到发展规律,推动理论创新”。

当然,这里所说的“问题”不是指一般的、抽象的问题,而是指与时代紧密联系的、在社会发展中出现的亟待解决的重大的理论与实践问题。马克思曾指出,对一个时代来说,“主要的困难不是答案,而是问题”,“问题就是公开的、无畏的、左右一切个人的时代声音。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

历史证明,人文社会科学要获得发展,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就必须始终关注社会生活,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要善于反思,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没有问题意识,就没有反思;没有反思,就不可能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不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就不可能有创新发展。

精微意识上的“深思”

深思,即再三考虑。《论语·公冶长》中记载:“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做任何事之前都要深思,只有方方面面考虑完全了,做起事来才能得心应手、事半功倍。“深思”在做学问的过程中尤其重要。

精微意识也是一种严谨意识,它要求学术人既要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又要有严谨的治学思维方法,作为一种思想的力量,这里更主要是强调学术思维上的深刻、精微和高难境界。习近平总书记说,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坚守高尚职业道德,多下苦功、多练真功,做到勤业精业”,“良好职业道德体现在执着坚守上,要有‘望尽天涯路’的追求,耐得住‘昨夜西风凋碧树’的清冷和‘独上高楼’的寂寞,最后达到‘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领悟。”

思想的深刻必然来自于思考的深入。历史上的大理论家和大思想家之所以成其为大,主要是因为对待社会现象敢于深思,敢于长思——长久思考,有的学者是十年磨一剑,有的学者则可能是穷其一生磨一剑。达尔文研究社会进化、摩尔根研究古代社会几乎都是穷其一生,全身心投入;马克思研究资本论也几乎耗尽了他毕生心血。这些思想家、理论家,他们对社会、对问题所做到的就是深思,是千思万思,用“众里寻他千百度”来形容也许还不足以表达其应有的境界。

国际意识上的“放思”

“放思”即是一种开放性思维,国际意识上的放思就是倡导学术人具有国际眼光,站在世界前沿观察思考和研究问题。

用国际眼光进行“放思”是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重要内容之一。早在170多年前,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就指出:“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由此可见,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历史唯物主义时使用的方法,就是运用国际眼光来观察和认识问题的方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融通各种资源,不断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我们要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既向内看、深入研究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课题,又向外看、积极探索关系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如果只埋头研究本部门、本地区、本国的事情,而罔顾国际上发生的大事,或对国外学术研究发展的前沿动态不了解,是很难有大作为的。

(作者系湖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长沙市基地特约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