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图为:王新清

图为:叶景丽

图为:吴晓林

图为:吴开松

图为:魏月明

图为:杨述明

图为:袁方成

图为:胡明荣

【编者按】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这是适应形势变化、提升社会治理水平的必然要求。4月27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列研讨会“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专场在武汉市青山区举行。此次研讨会是我省今年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列研讨会的首场,由湖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中南民族大学和武汉市委宣传部联合主办。来自省内外的专家学者和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围绕“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和研讨,本报现刊发部分专家的发言摘要。

让法治在地方治理中发挥“稳定器”作用

王新清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提高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地方治理是相对薄弱的一环,比国家治理所面临的难度更大、任务更繁重。

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法治是众人之治,可以吸收广大群众参与地方治理;法治是公平正义之治,有利于建立和谐社会;法治是有预期之治,可以使治理之策更加长久。

在地方法治建设过程中,应当做到以下三点:一是在地方法规制定过程中,要通过合法的形式广泛吸收当地人民群众参与,培育人民群众参与地方治理的主人翁精神和主人翁意识,确立人民群众在地方治理中的主体地位。二是通过地方法规建设,解决政策易变的问题,建立政府和群众的信任。三是通过地方法规建设,克服地方治理中不同程度存在的人治色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法治、反对人治,对宪法法律始终保持敬畏之心,带头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严格依照法定权限、规则、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做到心中高悬法纪明镜、手中紧握法纪戒尺,知晓为官做事尺度。”

目前,地级市立法的普遍展开还在起步阶段,我们一开始就要抓好地方法规制定,扣好地方立法的第一个扣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群众对立法的期盼已经不是有没有,而是好不好、管不管用、能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不是什么法都能治国,不是什么法都能治好国;越是强调法治,越是要提高立法质量。”这一重要论断为地方立法工作指明了方向,这个方向就是,我们要努力提高地方立法质量,实现从有法可依向良法善治的跨越。

促进基层群众自治与网格化服务管理有效衔接

叶景丽 湖北省民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意见》提出,要“促进基层群众自治与网格化服务管理有效衔接”。我省在推进城乡网格化服务管理过程中,十分注重与基层群众自治的衔接,但从各地实践来看,由于主管部门、工作职责、运行机制等不同,两者有机衔接上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服务管理范围交叉重叠,组织机构没有有机融合,两项工作没有统筹推进,等等。对此,必须采取有针对性的办法。

优化城乡治理单元,统一管辖范围。按照便于群众自治、便于整合资源、便于提供服务和“因地制宜、规模适度、无缝对接、动态覆盖”相结合的原则,合理设置村(居)民小组和网格,使村(居)民小组设置全覆盖,并与网格划分无缝对接、实现一致,把村(居)民小组和网格建设成为基层群众自治、网格服务管理相衔接相统一的基本单元。

整合组织机构设置,形成工作合力。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村、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的基层群众自治和网格服务管理工作机制。网格管理站站长由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或村(居)民委员会主任兼任;副站长由村、社区党组织副书记或村(居)民委员会副主任兼任,或者从优秀网格员中推选产生;网格员由村、社区“两委”成员、村(居)民小组长等担任;单独招聘网格员的地方,由政府统一购买服务,市县统一招录,纳入村、社区“两委”统一管理。逐步提高网格员在本村、本社区产生的比例,推进网格员的本土化。

明确工作职责任务,理顺工作关系。依法厘清基层政府、村(居)民委员会和网格管理站的工作职责,明确权责边界,建立工作事项准入制度。村(居)民委员会在村、社区党组织领导下,履行好依法组织群众开展自治活动、依法协助基层人民政府及其派出机关开展工作、依法依规组织开展有关监督活动等职责;网格管理站在党委政法委指导下,接受村、社区“两委”统一管理,履行好基础信息采集、社情民意收集、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等职责任务。建立健全村、社区“两委”成员、其他专职社区工作人员与网格员分工协作、一岗多责、相互配合的工作机制。

推动城市社区分类化、精细化治理

吴晓林 南开大学教授

2018年4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武汉市青山区青和居社区考察时指出,社区是基层基础,只有基础坚固,国家大厦才能稳固。社区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每到一处考察总会深入社区调研,除了强调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以外,“社区是党和政府联系、服务居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也备受关切。

当前,我国城市社区的空间类型、规模体量、产权属性、开放程度、居民结构千式百样,只有对社区进行很好的分类,根据不同社区的不同问题“对症下药”,才能破除“一个药方包打天下”的思维,有效推进城市社区实现精细化治理。

根据调研,城市空间既有现代商品房小区,也有拆迁安置小区、公租房小区、经适房小区和老旧的单位小区;既有开放社区,又有高度封闭的社区;既有规模超大、人数上万甚至数万的社区,又有人口较少的小社区。这些社区既面临“停车、物业管理、养老、公共安全”等共性问题,也有不同之处。例如商品房小区面临物业纠纷、业主自我管理等问题,老旧社区面临公用设施老化、公共空间缺乏等问题,安置小区面临房屋质量、公共设施配套不足、流动人口多等问题。认识不到这个基础,社区治理就很难做到精细化。

基于这些特点,推动城市社区的治理,一方面要坚持“党建+社建”,既要将“党建引领”贯穿社区治理的全过程,通过党的基层建设弥补社会力量的不足,又要时刻注意发动群众,培育、支持和带动社会力量的发展。另一方面,要坚持“问题导向”,推进“分类治理”,要善于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发现不同社区的不同问题,倒查问题产生的原因,按需施策、分类施策。同时,还要坚持“五治合一”,在强调政治建设的同时,充分发挥法治、智治、德治、自治的功能,改变“九龙治水”局面,引入综合执法机制,广泛应用现代技术,发动群众、依靠群众,推动多方联动、协商议事。

用好新技术为社区治理赋能

吴开松 中南民族大学教授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尤其是人工智能及其相关技术的发展,给经济社会带来了颠覆性变化,给社会治理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人工智能同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结合,从保障和改善民生、为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需要出发,推动人工智能在人们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中的深度运用,创造更加智能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在政府层面要打通信息壁垒,构建自上而下的信息资源安全共享体系,更好利用信息化手段感知社会态势、畅通沟通渠道、促进民主参与、优化社会资源整合、辅助科学决策,以“智”鼎新革故,以“智”图治,以“智”提质,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智能化社会治理是在可持续有序地积累政府大数据基础上,借助互联网技术、人工智能、可视化、物联网、语音识别等,在虚拟网络空间中表现为具有感知、分析、判断和选择的能力,并能考虑到全局情况、适度选择、可持续发展等因素,做出合适的符合其核心价值原则的行动。社区智能化治理为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社会治理创新目标提供了基本前提,为社会治理理念创新提供了重要动力,为社会治理主体创新提供了坚实基础,为社会治理方式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撑。社区智能化治理可以提档升级现有网格化治理平台。

近年来,社区网格化治理取得了重大成就,也面临压力大、资源整合难、行政化倾向浓、信息共享单一、共建共治共享渠道窄等问题。智能化社会治理在建设计算服务器、宽带、光纤、摄像头、定位器等硬件基础设施基础上,通过数据库群共享,根据需要设置智慧党建、智慧政务、智慧事务、智慧服务等应用模块,形成完整服务体系、保障体系,从而达到预测预警预防、精确化诊断、精细化服务、精准化治理、风险化治理、动态式评估等社会治理目标,实现共建共治共享。

完善基层社会治理“细胞工程”

魏月明 湖北省委政法委副书记

推进社会治理,市域是关键、重点是基层。要完善基层社会治理“细胞工程”,完善重心下移、力量下沉、保障下倾的工作机制,筑牢社会和谐稳定的根基。

强化“政治”,加强党对社会治理的领导。建立风险管控责任分担制度,科学界定、合理分配各层级、各部门的风险管控责任,编制责任清单,形成风险防范的整体合力。创新基层党组织设置方式和工作机制,探索“党建+”工作模式,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优化“共治”,协调社会力量有序参与。对城乡社区开展为民服务、养老照护、公益慈善等活动的社区社会组织,研究出台政策,降低准入门槛,加强分类指导,简化登记程序,支持鼓励发展。探索建立孵化机制,设立孵化培育基金,采取政府购买服务、设立项目资金、补贴活动经费等措施,加大扶持力度。

完善“自治”,鼓励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健全以党组织为领导、村(居)委会为主导、人民群众为主体的新型基层社会治理框架,可以建立自治清单,明确政府管理权和居民自治权的边界,把不必要的行政事务剥离出去,把不能缺的群众自治内容纳入进来。搭建便捷的议事平台,推进基层议事协商制度化,鼓励群众“说事、议事、主事”。

深化“智治”,发挥现代科技的引领作用。智能化是社会治理迈向现代化的鲜明标志。要坚持大数据、大融合的发展方向。加强基层智慧法院、智慧检务、智慧公安、智慧司法建设,打造政法机关一体化网上办案“高速公路”,完善智能辅助办案系统,推进基层执法司法工作现代化。

法德相融,优化基层社会治理体系。要以法治为保障,充分发挥法治绩效考核的“指挥棒”作用,切实加强地方立法工作,落实“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把群众路线和法治方式结合起来。要以德治为先导,完善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引导城乡群众崇德向善、见贤思齐,让全社会充满正能量。

在具体发展实践中念好“共”字诀

杨述明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

社会治理涉及人民安居乐业,关乎国家长治久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关键在体制创新,核心是人,只有人与人和谐相处,社会才会安定有序。”社会治理现代化本质上就是人民治理、人人治理和共同治理。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基本特征体现为一个字“共”,在具体的发展实践中,也务必要围绕“共”字展开。

共建就是共同参与社会建设。以“共建”内容而言,就是在教育、医疗、就业等公共社会服务领域与交通、通信、互联网等公共物品供给领域,本着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原则,改革政府“包揽”模式,通过制度安排、政策导向,为市场主体和各种社会力量创造更多发挥作用的机会,为社会提供更多、更优质的公共产品。

共治就是共同参与社会治理。进入新世纪以来,由于工业化演进、城市扩张、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我国社会多元主体治理趋势越来越明显,因此,社会“共治”是我国从农业社会演进为工业社会并进而走向智能社会的必然选择。“共治”就是在党委领导下,形成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合作治理模式。

共享就是共同享有治理成果。“共享”是人民群众的基本愿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追求的发展是造福人民的发展,我们追求的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改革发展搞得成功不成功,最终的判断标准是人民是不是共同享受到了改革发展成果。

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是我国社会治理现代化体系的基本构成,是从社会建设、社会治理到根本实现社会目的的辩证统一体。当前,关键点在于治理重点下移,打牢坚实的基层社会治理基石。城乡社区是基层治理的基本主体,是社会治理的源头和支点,因此,社会治理重心下移核心在于加强城乡社区建设,在于强化社区在社会治理实践中的地位与作用,在于真正建立起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的善治机制。

从“以社区为中心”转向“以居民为中心”

袁方成 华中师范大学教授

城乡社区是国家治理的基本单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区虽小,但连着千家万户,做好社区工作十分重要”“社会治理的重心必须落到城乡社区”。国家治理的重心日益向基层和城乡社区下沉,社区治理现代化成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基础。

当前城乡基层社区治理中面临的问题,较为突出体现在社区治理和发展内生动力不足、社区自治和服务能力不强、居民参与社区公共生活活力不够等方面。其中,政府在行动、社区在行动、而居民少行动或不行动,是制约社区治理水平提升的一道瓶颈。

为此,在“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指引下,社区治理要实现从“以社区为中心”向“以居民为中心”的整体转变。“以社区为中心”关注社区硬件设施、组织体系的完善,公共活动规模和服务质量的提升,“以居民为中心”则更加强调居民参与的主体性地位、参与意识的强化、参与能力的提升以及可持续性发展。应积极倡导并贯彻“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理念,确定并强调居民的主体地位,各类需求由居民表达,公共问题由居民讨论,社区公约由居民制定,集体活动由居民策划,行动方案由居民实施,治理效果由居民评价,公益资源由居民开发。“共建共治共享”离不开地方政府和社区自身角色和治理方式的转换,更加强调多主体之间的开放包容,加强合作。为此,要克服政府部门和社区包办过多的缺陷,以居民需求为导向,把社区公共事务的决定权和行动权交给居民,赋权增能于广大居民,引导、扶持和激励以居民为主体的社区社会组织的广泛建立和快速发展,通过居民的组织化、体系化、公益化、资源化、多元化,最大限度地发展内生动力、增强行动能力、激发内在活力。

全面锤炼提升新时代基层社区治理能力

胡明荣 武汉市汉阳区江欣苑社区党委书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区虽小,但连着千家万户,做好社区工作十分重要”。如何将上面千条线通过社区这一根中间的针串进千家万户,如何将散落的珍珠串起来、链起来,形成持久的凝聚力战斗力,是江欣苑社区最初面临的首要难题。

近年来,江欣苑社区坚持“党建引领、多元共治、服务群众、巩固基础”引领社区治理创新,有效破解了城中村改造诸多难题,最终从“问题社区”转变为“和谐社区”。没有规矩,就不成方圆;没有制度,就像一盘散沙;没有体系,就是脱缰野马。社区创新社会治理体系,着眼未来谋发展,围绕党建引领“五个体系”创新发展,系统推进新时代社区治理现代化。实现了组织体系一张“网”,民主治理一盘“棋”,服务凝聚一条“心”,加快发展一条“道”,文化引领一台“戏”。

建强“组织体系”,才能打开组织聚民“总开关”,真正实现从离群众“最后一公里”到与群众“零距离”的转变。规范“治理体系”,才能营造治理便民利民惠民“新景象”,真正实现从管理群众到服务和引领群众的转变。完善“服务体系”,才能架起服务便民惠民“立交桥”,真正实现从群众找上门要服务到服务群众进家门的转变。创新“发展体系”,才能构绘引领富民“全景图”,真正实现从关心群众到引领群众致富的转变。强化“保障体系”,才能做优文化惠民“软实力”,真正实现从带领群众到成果惠及群众的转变。“五个体系”成功催生“五大转变”,系统推进新时代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党建引领社区治理“五个体系”,正是经过实践检验成功的系统经验,“五个体系”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这是新形势下的基层社区治理好处方,有利于更好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优化治理,服务群众,引领发展,保障民生,实现社区居民生活方式、文明形象、组织形态的健康蜕变,展现出文明、幸福、和谐、安宁、美好的新时代社区形象,为建设美丽湖北、美丽中国贡献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