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风采]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近年来社科工作亮点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高度重视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实施了“学术卓越计划”,尤其是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召开后,把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与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贯穿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等各个领域。我校全面深入系统总结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情况。

(一)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巩固马克思主义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指导地位

一是承担了中宣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重大项目。学校承担了中宣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大项目——“湖北省坚持生态优先、推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实践研究”。该项目以湖北绿色发展实践为佐证,展示“湖北理念”,总结“湖北经验”,凝练“湖北创新”,探索把湖北打造成“长江经济带”绿色生态支点的实现路径。

二是实施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计划。2016年,完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工程第一期计划,发布了《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计划的实施意见》《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计划项目管理办法》,对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计划的目标任务、项目资助及管理作了明确规定。

三是实施了马克思主义教材出版计划。编辑40万字《马克思主义的时代魅力》文集,分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研究、生态文明理论与实践、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比较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传播等7个部分。拟公开出版《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系列丛书》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论与实践研究》等著作。

四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成功获批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马克思主义学院获批湖北省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

(二)切实加强党的领导,推进学校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融合发展

一是学校党委把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政治领导和工作指导。(1)2016年成立了学术委员会,尤其注重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队伍建设,着力培养一批有深厚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教师。(2)成立特色文科战略规划小组,形成了良好的培养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和成果激励机制,确保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保持正确方向。(3)设立了青年社科工作者协会,定期举办社科培训、名家讲座交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研究学术问题。

二是搭建学术创新平台,多渠道加大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支持力度。(1)设立了“学术创新基地计划”“青年教师提升计划”“学术交流基金”“区域引导专项”,对高水平学术成果、资政报告给予奖励。(2)对哲学社会科学相关学科加大经费投入。依托学校的“学科培育计划”,对马克思主义、教育学、法学等7个哲学社会学科进行了资助。依托学校的“观察学科建设资助项目”,对哲学、心理学、新闻传播学、统计学、经济、管理等学科进行资助。

三是强化正面宣传与学术道德监管,营造良好学术生态环境。(1)组织学校教师开展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热点问题研究,在《光明日报》发表了《高校如何应对意识形态建设的挑战》,在《长江日报》发表了《思想政治教育不能由思政课单兵作战》《树立构建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责任意识》等理论文章。(2)制定了《学术不端行为查处细则》,学校在哲学社会科学学风方面整体情况良好,无不良现象发生。(3)设立了《学校学术生态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控制因素》《学校学术生态环境与世界一流大学和学科间的差距及建设战略研究》等专项课题,重点研究学校学术环境和学术道德建设战略方向和步骤。

(三)建设“一线二红三实”立体教学,着力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针对性、实效性

学校按照“四个结合”要求,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作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着力点,形成了“一线二红三实”立体教学模式。“一线”是指“在线课堂”。建设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验室,推行情景式教学、探索体验式教学,提升意识形态教育针对性有效性。拓展学生网络学习方式,丰富了《形势与政策》《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教学资源。组织视频公开课录播教学,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运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现师生即时互动。加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教改力度,安排80万元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MOOC建设。“二红”是指“红色之旅”和“红色之声”。开展“追思革命先烈”“用青春爱国”等主题活动,建设红安档案馆实习实训基地,每年暑假1个班驻点1个月整理红色档案,实习报告在学校范围宣讲。建立湖北省委宣传部理论热点面对面—英山乌云山村实践教学基地,理论下基层,师生进农户,孩子进校园。“三实”是指思政课“实验室”“实践基地”“实测中心”。投入50万元建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验室和“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心”,坚持集中备课说课,形成统一教案,建设专题教学团队,提升青年教师执教能力。目前,该教学模式已广泛用于学校思政课教学,凝聚了一批致力于创新思政课教学方法、探索教学规律的教师团队,已有7名思政课教师入选全校“最受学生欢迎老师”、3门课程入选全校“最受学生欢迎课程”,在思政课改革创新方面发挥了示范和引领作用。

(四)建设行业优势彰显的中国特色智库,服务国家和湖北省重大战略和国际话语权提升

一是启动了“地学长江计划”,深度参与“长江经济带”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指示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我校充分发挥在资源环境、地质灾害防治、地下水环境等领域的鲜明特色和研究优势,启动“地学长江计划”,邀请地球科学领域20余位院士和知名专家深入参与,同时注重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其中的人文教育作用,目标是保障长江流域生态安全,服务“长江经济带”建设。针对生态文明、精准脱贫、国土空间等问题,成功获批三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太阳能光伏扶贫运行机制的系统性评价与政策创新研究”、“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长江经济带耕地保护生态补偿机制构建与政策创新研究”。

二是推进共建“一带一路”,加强国际话语体系建设。(1)承担国家政治任务,受教育部委托,积极筹建“中约大学”,并将其作为我校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传播中国理念、中国文化的重要基地。(2)成立“丝绸之路”学院,成立“丝绸之路沿线地质资源国际研究中心”“约旦研究中心”,初步成果《约旦研究》已获外交部和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出版。(3)2017年与巴基斯坦联合成立了中巴经济走廊研究中心,并启动了“高级汉语人才培训计划”。

三是成立了湖北省生态文明研究中心,助力解决湖北资源环境问题。(1)提出“构建武汉大东湖生态水网工程”议案,作为武汉市“两型社会”重大生态建设工程列入国家规划。(2)长江环境保护“全民观”和“科学观”,分别写入义务教育教材《初中政治》和大学教材《环境科学概论》。(3)2016年委托课题“推进湖北省生态补偿机制建设研究”,获得湖北省发展研究奖一等奖,相关成果获得湖北省领导批示。

四是学科交叉融合,建设美丽中国。共建“863”计划湿地格局景观时空结构演化、“973”重点基础研究及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大地质突变期生物与环境协同演化—图像还原研究”。主导设计全国80%以上地质公园、地质博物馆,为50%以上“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和“世界地质公园”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证,创建国内第一个“古生物图形图像还原”研究团队,获2014年度教育部科技成果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