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明蕾 :征信升级更要信息安全

拖欠水费都可能影响个人信用——日前有媒体报道,央行新版个人征信报告采集信息将更加细化、全面和精准。征信报告上一旦留下负面记录,即可能对信贷获批造成直接影响。

个人征信的升级,缘于国家信息系统基础设施建设的长足进步和近年互联网金融及其科技的发展;此外,如何更有效地反映个人信用情况,以快速构建一个完善高效的信用社会,也成为征信行业的重要任务。

据报道,新版个人征信报告信息将更加细化,与旧版相比,除可查看配偶信息外,个人职业信息量堪与求职简历相当,使个人信用情况更为一目了然。

个人征信信息还涵盖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除借贷等金融信息外,还包括如电信业务、自来水业务缴费情况、欠税、民事裁决、强制执行、行政处罚、低保救助、执业资格和行政奖励等。

长远看,个人征信信息的日益细化、全面和精准或是一个大趋势。这固然对全社会的信用化建设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同时社会中的个人也处于不断透明化、去隐私化的过程。相关机构利用这些日益完备的个人信息为社会服务,不法机构和个人或以同样信息来谋取一己之私。这种个人征信升级的“双刃剑”效应每天都在发生。个人信息安全问题的紧迫性将被前所未有地提上日程。

 在确保个人信息安全上,目前全社会达成的最大共识,就是加快立法,在此基础上拿出更有效的保护举措。具体而言,国家或政府,要将加快立法进程和加大惩处力度作为保护个人信息安全的首要之策;企业和个人信用授权使用机构,则应强化法律意识、合规意识与隐私保护意识,在对个人信用的使用中,注重个人信息的隐私保护;日常商业行为中,则应尽量减少对个人信息的采集,从源头上杜绝信息搜集过度问题的产生。

个体属个人征信系统升级的主角。个人凭一己之力虽难主导政府和企业(机构)行为,起码自身更应强化风险防范意识和信用提升意识,如在网络注册、实名验证时谨慎填写个人信息,身份证号、账号、手机号码等个人私密信息勿随意泄露;在金融工具使用、日常生活中,注重信用的维护,勿产生信用污点;还应养成常规化查询个人信用报告的习惯,一旦发现非正常原因导致的不良信用问题,应及时上报并妥善处理,以免不良信用影响日常生活。

□ 梅明蕾 (作者为武汉资深媒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