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讲坛:成才与自律

9月28日,恰逢孔子诞辰2569周年纪念日,由湖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的公益学术讲座走进阳新一中。逝者如斯,千年而往,先贤哲思光芒依旧,讲座特邀中国孔子基金会学术委员会委员蔡厚淳教授为该校2018级1100余名师生作了题为《成才与自律》的专题讲座。本次活动由阳新县图书馆、阳新县第一中学、阳新县新华书店承办。阳新县第一中学校长明道树主持。

什么是成才?什么是自律?成才与自律有什么关系?蔡厚淳以深厚的国学功底、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师生们深入浅出的进行了阐释,让人在灿烂秋日感觉如沐春风。

什么是成才

蔡厚淳指出,所谓“成才”就是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人才。而人才并不单指那些能考上名牌大学,能进世界500强企业工作的人,而是指遵循道德规范,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在社会各领域、各层次能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

蔡厚淳对清华大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进行了解读。他介绍由梁启超提炼的该八个字系引用于《易传》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两句话的意思是天的运动刚强劲健,君子处世应像天一样,刚毅坚卓,发奋图强,永不停息;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他认为这是一个人成才的两大核心要素,建议同学们在立志成才的过程中当以此为座右铭。

蔡厚淳认为,“天地君亲师”五字表现了中国人传统的对于苍穹、大地的敬畏与感恩;对于国家、社稷的热爱;对于父母、恩师的孝顺、恭敬,表现了中国人的价值取向。这五个字是中国人的精神寄托和心灵安顿之处,也是中国传统社会中许多伦理道德取得合法性和合理性的依据,它们就象柱石一样,支撑起中国传统社会的精神大厦。对应这五个字,欲成才者,必须持之以恒修养自己的敬畏心、感恩心、仁爱心、孝顺心和恭敬心。

什么是自律

蔡厚淳援引800多年前朱熹在制定中国教育史上第一部学校管理规章时的话,一个学子,如果是靠别人制定一系列管理规定来管着他读书,这个人便“已属浅薄”。就维护社会秩序功能来讲,规章和法纪是人类社会不可少的。学生处在迈进社会的过渡期,更是有许多纪律和规则来要求自己,告诉你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

自律,是指遵循法纪并以此为基础进行自我约束。蔡厚淳告诫同学们,一个人如果总处在纪律和规则束缚的被动状态,是很难进步的。自律并不是让一大堆规章制度来层层地束缚自己,而是学会自觉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变被动为主动,用自觉的行动创造一种井然的秩序来为我们的学习与生活争取更大的自由。

蔡厚淳对现在很多家长教育孩子培养“自律”意识只讲“上线”,不能守住“下线”的行为进行了评价。他认为,如果整天给孩子唱高调,提的都是连自己都难以做到的“博爱”“无私”“奉献”等“上线”道德要求,而不能守住“不得暴力伤害他人”“不能用欺诈手段谋取利益”“不得危害公共安全”等对孩子和自身首先应该做好示范的“下线”道德要求,结果可能适得其反,培养出来的不会是道德高尚的人,而只会是一批又一批“精致利己主义者”和“伪君子”。

成才与自律的关系

蔡厚淳认为,一个人只有拥有一定的自律能力才会坚持去做在成才道路上必须做,但又不一定是自己喜欢做的事。这在一定意义上说明,拥有自律能力是成才的奠基石。但是,成才不是仅仅拥有自律能力就可以达到的,成才还要求一个人具备其他各方面的素质与能力。因此,他将成才与自律的关系归纳为:自律未必成才,成才必须自律。

如何打造好“拥有自律能力”这块成才的奠基石?蔡厚淳建议同学们向古圣先贤们学习,在生活中培养“五慎”(慎独、慎染、慎微、慎初、慎终)自律意识和习惯。

慎独,是指一个人在独处时,在监督缺位,没有众目睽睽的情况之下,也能谨慎自律,操行自守;慎染,是要注意“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做到“出淤泥而不染”。人有被“染”的可能,也可以加强修养主动地防止被“染”;“慎微”,就是重视小事,乐小善,修养从小事做起,同时避小恶,谨记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防微杜渐;“慎初”,是戒慎于事情发生之初,“把好第一关”;慎终,就是要求人们的自律意识要持之以恒,守住“最后关口”。

蔡厚淳十分接地气的演讲让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近三个小时的听讲仍觉意犹未尽。讲座最后在同学们齐声朗诵《少年中国说》的经典段落中圆满结束。